第982章 两岸(1/2)
第982章 两岸
赵王的谋反对于大周中枢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反叛,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自王华为首的内阁中枢成体系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做一件事——改革。
用定义来说,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做出的改良革新。
用人话来说,改革就是你通过敲敲打打改装更新,让旧的机器运转得更流畅,让原本的小毛病都在这次改装中修复或者弱化。
干这事情的人,一般在政治上都有非凡的卓越。
比如前秦商君、前宋王安石,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张太岳。
每逢改革,都会遭到原本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革命是一刀斩决,改革是钝刀子割肉,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遭人恨的。
从商君到王安石再到张太岳,最终的下场都不算太好。
大周是一个农业的国度,国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土地与人的问题。
即使王华为首的内阁手段已经很温和了,依旧引起了不少地主的激烈反抗。
朱楷来到大营之中,没有在主帅之位上坐下,反而坐在了一旁。
他把话放在这里,除非赵王朱楷能打出类似后汉光武帝大魔导师般的一场战斗,否则赵王虽然有叛乱之能,但也难以动摇朝廷根本。
……
——
白沟河对岸,赵王的兵马已经来援,这一情报在第一时间就被锦衣卫的密探给传递了出去。
只是同样的,朝廷也可以将附逆的帽子扣在他们的身上……也不能算是扣帽子,他们支持逆渠朱楷,这是事实。
雁门之败是需要人来负责任的。
原本这些人附逆,就是因为赵王势大,没有义理上的基础,现在朝廷大军打过来了,不投还等什么?!
临水结寨,虽不敢言胜,但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王也是无可奈何,锦衣卫和护龙山庄的情报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些人似乎无孔不入,不断地向伪周朝廷传递的本王的一举一动,不得已之下,本王只能选择隐藏身份,混在援军队伍中。”
但和杨清源、李承恩这样的战术、战略天才是没法比的,但他知道扬长避短。
帐外一个声音传来,让李远觉得是十分熟悉,但却不知道是赵王麾下哪个朱将军。
李远心中“咯噔”一声,要来了,果然,他们这些人要被王爷当成诱饵了!
“本王需要以你们为饵,钓赵天麟上钩!当他的精力全部集中在你们的身上之时,其他几路大军便有了机会。而你们这一环至关重要。”
邱福身为大军主帅自然是第一责任人,但他已经死了,一个死人可以背责任,但没有办法被全部的责任。那接下来就是李远了!他是大军的副帅,他便是天然的第二责任人。
“我听邱福麾下骑兵言说,在突击之前,你曾苦劝邱福,不可轻进,不能以身犯险,然邱福此人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这才有雁门之大败。要说有罪,那也是本王识人不明,与你等用命的将士何干?!”
朱楷的突然出现显然是出乎了李远的意料的,完全没想到朱楷会亲自来这里。
“好了,这就交给你吧!待你回到神都之时,说不定已经听到朝廷大胜的捷报了!”
一旦李远部崩溃,那原本的袋子就像是漏了一般,不仅没法合围,燕城的正面还门户洞开,赵天麟可以挥师北上,直取燕城。
但锦衣卫的人并不知晓,这一次的援军之中还隐藏着几位特殊的人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赵王朱楷!
他随着援军暗中抵达了白沟河的北岸。
寻常的地主对于朝廷来说,处理起来没有什么压力,真正的麻烦是那些豪门世家。
当年苻坚有气吞天下之势,但于淝水之战大败之后,一蹶不振。
他本来已经做好了自己被处罚的心理准备了,但是朱楷却告诉他,你做得很好,需要奖赏。
他不坐主位,自然也没有其他敢坐,李远等人只是立于身前。
人家谋反了,大人你怎么这么淡定啊!?
……
——
麟德三年,冬。
半渡而击之乃是兵法精要。
摊丁入亩是将原本的丁银(人头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第一条是缓解之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能极大程度的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阶级矛盾。
“我修书一封,你替我带回给中极殿大学士王华,他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张哲,伱这是把我大周的文臣武将看扁了啊!”杨清源看了张哲一眼,笑道,“自麟德天子登基以来,任用贤臣,广开言路,无为而治但却自有治政之能。现在的大周,文有钱大学士、王华,武有吴克明、李承恩。区区赵王,他们足以平定。”
“是朱将军!”
这其实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之。
小农经济时代,人民的生活期望是极低的。只要有地种,有粮食吃,有衣服穿,就能够继续生活,若是能够吃饱,那就是盛世降临。
“末将李远,参见王爷!”
交地还是抄家,总有一款适合你!
杨清源面上是风轻云淡,但张哲则是急得不行。
即便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性子,赵天麟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要这些人现在不给他添乱即可。他现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渡河。
“是何人带队?!”
原本兼并土地就是一件对抗朝廷国政的事情,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大家才去做。摊丁入亩这么一搞,让原本有利可图的事情,利益大大削减,甚至无利可图,那谁还愿意干这种事情呢?!
然这只是缓解之法,人骨子对于土地的执念不是靠削减其利能够解决的。
但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让李远没想到。
关陇之地的世家几乎被他杀绝,就算侥幸有人存活,也难成气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