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终究到了这一天(1/2)
第478章 终究到了这一天
总体上,留美游学还是以理工科为主,胡适、赵元任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文科生在比例上只有一二成而已,况且他们一开始学的也是理工科。
主要是太缺理工人才了,只能尽全力扶持。
李谕与唐国安把所有的学生都召集到了清华园,进行赴美前的准备工作。
这一批有不少理工人才,除了名气很大的姜立夫、竺可桢、梅贻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留下一笔的还有周仁、易鼎新等。
周仁是搞材料学的,冶金、陶瓷等。
易鼎新的方向是电气,主要是强电方面,他后来当了湖南大学校长。正好在李谕于长沙创建的学校读过一年。
唐国安对他们进行一些常规性的宣讲,根本无须调动什么情绪,这时候赴美留学的人是真有报国之心的,几乎都会回来。
李谕甚至不想让他们过早回来,最好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再去美国的企业工作几年,然后回国,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所学,发挥的能量更大。
在场的所有人都算得上“洋状元”,已经铁定了要去美国留学,并且每个人都有非常丰厚的奖学金,保证他们到了美国至少过上中产家庭孩子的生活水平。
李谕又说:“如今我与美国诸所大学关系很友好,有些忙能够帮上,你们有没有很想去的学校?”
各省督抚选派了最好的名医进京,一年下来,并没有什么改观。
他不想放弃,联合庆亲王奕劻又发了懿旨,要求所有可能的人都要上折子,以寻求解救之法。
除了希尔伯特的信,包裹中还有闵可夫斯基的信件,他的信件就不像希尔伯特那么随性,几乎都在讲他最近一直在下大力气研究的相对论数学。
而“後”字,才是现代语境中“后来”“之后”的意思。
不过她眼神一转,突然发现一个细节,李谕写了“太後”一词。
最珍贵的是明前茶,但明前茶太贵,希尔伯特寄过来的是次摘茶,品质同样不错。
李谕上辈子喝过最好的就是四五百的金骏眉,能喝上优质红茶已经感觉很好。
大吉岭红茶在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英国贵族圈里,是绝对的宠儿。
选农科是比较省钱的,与后世一样,现在的美国大学对于一些专业执行保护政策,凡是修习农学之类的专业,学费每年少很多,甚至几近免费;而庚款补助会发到每个人手中,变相挣了钱。
这是闵可夫斯基生前最后的一项数学成果,基本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项成果。
李谕知道美国想法完全是因为有一个穿越者的超凡视角,而他们这些还没有去美国的留学生竟然已经看了出来,不愧是层层选拔出来的有识之士。
“这让我延缓了相对论数学的研究,到现在才整理完毕,将一份手稿寄给你看。
当然了,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后,胡适他们难免会被美国文化所侵染,所以后来胡适对美国非常赞扬。
像康乃尔大学这样的常春藤名校,其农学院即使在美国排名第一,学校里面的地位也绝不可能到最著名的程度。
他们几乎也=没有在美国讨过生活,大多只是在象牙塔中,因此只看见了美国好处,对美国一往情深。
李谕也收到了上奏折的要求。
李谕认真提醒道:“到了大洋彼岸,你们可能会发现美国的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发展超出想象,但千万不要贪图享乐。”
人之常情。
持有类似论点的人不在少数。
李谕又问起了他们去美国后的目标,姜立夫不假思索道:“在下自然要修习数学,此为所有西学之根基。”
要不说庚子退款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教育投资是一场百年跨度的大阳谋,只能一点一点艰难破局。
竺可桢随即道:“中国大地向来是以农立国,但现在农学却落于人后,所以我想修习农学。”
姜立夫也点了点头:“上兵伐谋,美国人这一招太高明。”
明年闵可夫斯基就会因为阑尾炎手术身亡。
慈禧虚弱地看了看李谕的折子,他对这个号称科学巨子、全中国最懂西学之人仍旧抱有一丝希望。
慈禧的求生欲望也不弱,由于她握着权力,大官们对她的身体更是尽心尽力。
李谕给两位分别写了回信,刚让赵谦寄出去,就看到几名宫里的太监急匆匆走过,手里拿着包裹,身后跟着几位郎中打扮之人。
实际上这些厉害的常春藤名校,都是私立大学。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姜立夫还是最果断的:“去就去最好的,哈佛拟或耶鲁!”
李谕哪懂什么医学,只能乱七八糟写了一堆生理学、进化学、遗传学的拼凑文章,故弄玄虚,保准让李莲英、慈禧看不懂。
光绪是命中该绝,至于谁让他命绝,可就很有说头了。
李谕展开了希尔伯特的信,简短开场语后,他写道:
“刚进入今年夏天时,我便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有所衰退,似乎陷入了精神上的一种抑郁。我不知道每个科学家是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但听一位心理学家说,他所认识的几乎每个大科学家都曾经陷入过这类严重的忧郁症。——同在哥廷根大学的克莱因亦是如此,还有其他许多人也一样。
打开后,里面除了一些杂志、书籍、信件,还有一包大吉岭红茶。
但文中的各种术语确实太让她头疼,又没力气问什么意思。
拉肚子可以置人于死地,特别是对体弱的老人而言,更是如此。
李谕笑道:“我记住了。”
由于大吉岭本身就是英国人把中国福建武夷山正山小种引入印度栽培而成,所以有样学样,与中国茶一样,分明前茶、次摘茶、雨季茶、秋季茶等品级。
留学生到美国后,往往会住到某些条件稍好的美国人家里。用胡适的原话,“这些上等缙绅之家,待中国人极优,时邀吾辈赴其家座谈。”
当然了,这些留美学生都是聪明人,基本看透了表象,知道外国人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中国人的。
胡适犯了一个英文上的小错误,不知“state”一词在美国主要指州(目前译作省)而非指国,故误以为康奈尔大学是一所美国的国立大学。
你说好巧不巧,就在光绪帝病情转危之前,七十四岁的老太太慈禧也因吃了一点不合适的东西,拉肚子好长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