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477章 大师们的考试

第477章 大师们的考试(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表白就变强,胡列娜人麻了 斗罗:重生曼陀罗蛇,多子多福 神印:无限简化,从俘获采儿开始 一品嫡妃:殿下为我裙下臣 斗罗:武魂千仞雪,震惊比比东 混沌冠冕 全民觉醒:我,写轮眼!是垃圾? 箱子里的三国 斗罗:小舞别想了,我封号斗罗了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

吕碧城对于仍然住在这个有历史瓜葛的宅子里多少有一些担忧:“要不到期了咱们别租了?”

李谕则说:“不用担心,形势马上就变了。”

吕碧城不知道,慈禧很快就要死了,然后溥仪登基,载沣成了摄政王,忙于政事,根本没空再搭理这处住宅。

到辛亥之后,就能较低的价格买进此处住宅。

目前清廷已经开始搞各种顶级臭棋,费时多年终于憋出了《钦定宪法大纲》,一个新的时代似乎从此开始。

真是新时代,——没有大清的时代。

这部宪法草案属实太扯了,它主要参照了日本帝国政府1889年的宪法,但删去了日本宪法中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约束方面的相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宗旨,一厢情愿地规定大清帝国的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甚至规定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等等。

按照这个宪法,皇帝的权力几乎没有受到多少限制,最多就是分了一点权。

气得远在日本、一贯支持立宪改良的梁启超看到后直接破口大骂:“吐饰耳目,敷衍门面!”

詹天佑叹了口气:“升了官,麻烦事也多,以前只用管技术问题,现在什么事都要管,我恨不得再生出一个脑袋!”

姜立夫说:“喝的话也得去美国喝。”

在接受姜立夫的补习时,胡适也算聪明,对他说:“姜兄,只有四五天时间,不求会解所有数学题,你只教会我基础的题目,及格就成。”

实话说搞工科研究比理科研究要费时得多,因为要建实验室、做实验等。

胡适长舒一口气,心情多云转晴:“姜兄的指导果然靠谱!我就说嘛,明明做对了一道从来不曾做对过的几何题,连我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老天也该赏赏脸。”

要解决噪音与震动,在发动机不做大改进的前提下,就需要发明平衡轴。

詹天佑只知道矿山领域有大型机械,但铁路修建方面,当他还在美国读书时仍然基本要靠人力与畜力。

詹天佑非常高兴:“疏才帮了我的大忙!我要将这项成果推广到津浦铁路建设中。”

所以李谕要解决的,实际还是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封闭式车厢无法避免的问题,即噪音与震动被放大。

正榜第一名叫做杨锡仁,第二名便是赵元任。

姜立夫道:“那道题比我辅导你的要简单许多。”

梅贻琦提醒道:“胡兄对五天后的科学诸科准备如何?”

差不多又到了今年赴美留学的考试时间点,考试仍旧安排在了史家胡同。

由于此前打下极为响亮的名声,所以今年应考的学子更多,足足有两千多人。

姜立夫说:“只求及格,似乎不是我等求学之目的。”

一旁的姜立夫说:“如果是数学,我倒是可以帮你补习。”

考完第二场考试,胡适心情却有些低落,感觉自己考得并不是很好。

詹天佑到府上后,李谕给他倒了一杯茶,先说道:“恭喜詹兄荣升京张铁路总办。”

和此前一样,考试科目很多:英文文学与写作、国文、历史、地理、世界地理、代数、平面几何、三角、欧洲上古史、法文(或德文、拉丁文)、初级化学、初级物理、生理学等,共有十多门课程,而且必须门门及格。

除此之外,詹天佑也找到了李谕。

而胡适同样从正榜末尾开始看起,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一个好像是自己的名字,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叫做“胡达”的同姓人。

姜立夫拍了拍他肩膀说:“你看,赵兄竟名列榜眼。”

李谕也希望国内的这些铁路提前几年修好,说道:“到那时候,我从京城来回上海也省了好多时间。”

经过遴选,参加复试的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虽然李谕画得歪歪扭扭毫无美感,但詹天佑仍旧一眼看出它们是干什么的,称赞道:“疏才兄弟的脑袋果然是天下最一等一的聪明,竟可以想到这么奇妙的东西!”

这段时间李谕把理科的方面进行了暂缓,专心搞了搞工科方面的进展,就是汽车、无线电那一套,顺便也整了整航空方面。

胡适乐道:“完全的确只是当时异想天开的考据。”

考虑到应试考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李谕和唐国安决定第一场只考英文与国文这两科最基本的,成绩合格的才能继续参加后面的科学诸科目考试。

——

胡适洋洋得意道:“我虽然没有尊上三半老人的才名,不过我平日喜欢看杂书,就作了一篇乱谈考据的短文。”

好在从德国来的那些犹太工人懂得机械,进展挺快。

一个月后,汽车、柴油机等运到,直接拉去工程现场进行了改装。

胡适眼睛一亮:“姜兄擅长数学?”

不过看完了一整张榜,都没有自己名字,胡适顿时失望到顶。

李谕阅英文卷,走的则是完全铁面无私的路子。

胡适说:“本来我在学校里用的是‘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怕考不上,而为朋友学生所笑,临时改用‘胡适’一名。竟给我带来如此好运,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李谕乐道:“现在是项目经理,当然和以前做技术总工不一样。”

这两项专利都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举动,很快就会被所有车企采用。

赵元任讶道:“胡兄竟然做了一篇乾嘉时期的考据文。”

他的考试成绩同样好,到了美国后,先进入了伯克利分校,又进入了顶尖的哈佛大学,再之后继续入哥廷根大学进修。

此时天已经有点黑,胡适拿出一盏灯,直接从榜尾开始看,——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录取,名字也不会靠前。

好在李谕和唐国安等人提前预料到,直接去租了国子监的大教室作为考场。

说完后,李谕回头对詹天佑说:“这两样东西很好采买。”

本来国子监听到这件事后非常不情愿,好在张之洞出面帮忙进行了斡旋。

詹天佑虽说已经当了总办,却没法立刻拿出现款,只能说:“疏才兄弟,你垫付的资金,我会分期还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