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朝堂上的争论(2/2)
谈及世家大族的利益时,国库就充盈得很,一旦到了正要用的时候,又没钱没粮了!
简直荒谬!
没钱没粮,说什么都是空话,刘旦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憋得难受极了。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签书枢密院事王启显上前一步,捋了捋胡须,慢悠悠地拱手道:“官家,或可令当地豪强大户出钱出粮,组建乡勇,协助官府平乱……毕竟,桑梓之地,他们总不能坐视糜烂,待事平之后,朝廷再酌情予以褒奖,或赐予虚衔,以示恩荣,如此便可不损国库而平乱了。”
此议一出,不少出身世家的大臣眼神闪烁,暗自盘算起来。
让地方豪强自己出人出钱平乱,倒是省了朝廷的兵马钱粮,而且“褒奖”、“虚衔”这些东西,惠而不费,操作空间极大。
至于那些豪强会借此机会扩张势力,甚至尾大不掉……那是以后的事了,眼下渡过难关要紧。
甚至不少人心中还巴不得如此呢!
王启显话音才落,李峥就立刻看出了其中隐患,急声道:“官家!不可!此例一开,地方豪强手握兵权,恐成藩镇之祸!届时,朝廷威严何在?官家!需警惕前周朝藩镇割据之祸啊官家!”
赵宣却瞥了李峥一眼,淡淡道:“李参政多虑了,不过是临时征召乡勇助剿,事毕即散,何来藩镇之说?与前周之藩镇割据之祸乃是天壤之别,何必如此上纲上线?若是不如此,朝中国库空虚,难以赈灾,不能平乱,若不用此法,难道要坐视叛军坐大,酿成赤地千里之祸吗?”
钱从礼也跟着附和道:“赵相所言极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让那些大户出点血,也是他们应尽之责!”
眼看又要吵起来,刘旦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但他知道,这大概是目前唯一能快速执行的方案了,尽管后患无穷。
何况……
自己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罢了……”
心中虽有计较,但面上,刘旦有气无力地挥挥手,道:“平叛之事,刻不容缓,灾民宜安抚不宜镇压,就依王卿所言,着受灾各路州县,晓谕地方士绅,捐输钱粮,募集乡勇,助官军平乱。个中有功者,朕亦不吝封赏。”
他顿了顿,随意点了几个宿将,便草草结束了朝会。
内侍尖细的“退朝”声在殿中回荡,众臣神色各异地躬身行礼,然后三三两两地退出大殿。
赵宣与钱从礼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王焕则捋须微笑,似乎对自己的提议被采纳颇为自得。
李峥则看着他们的背影,重重叹了口气,忧色难掩。
另一边,匆匆离开的刘旦,习以为常地到了延和殿,召见了叶少保叶南亭。
没一会儿,清晰的脚步声从殿门处传来,刘旦一边看着奏折,一边长叹道:“佑安啊,你说为何这些人总是不知足呢?”
叶南亭,字佑安,是同刘旦从小一起长大的伴读关系。
当然,没人知道,叶南亭在刘旦努力用天材地宝地喂养下,已经突破成了宗师,是仅次于大宗师的顶级战力,也是刘旦为数不多的底气。
“人心总是不知足的。”
叶南亭答道。
“都下去罢!”
刘旦挥了挥手,将殿中太监等人都遣了出去,叶南亭也随之将殿门关上。
“你守在这里,我感觉今日怕是差不多了!”
刘旦说着,像从前那样,绕去了屏风之后,在用于临时歇息的矮榻上打起了坐。
而矮榻旁的桌子上,则摆放了两丛本不应该出现在宫里,更不应该出现在如此名贵花盆中的植物——甘草。
它们长势喜人,每盆都开着五六个松塔一样的紫色花簇,看着比寻常的甘草要大不少。
或者说,这两盆甘草并非普通的甘草,而是灵植,为了区别于普通的甘草,它现在的名字是“仙灵甘草”。
这是叶家花了好些代价,从白石仙宗买来,又辗转通过叶南亭,送到刘旦手中的。
除了这两盆仙灵甘草,还定期都会有一壶灵泉水,是从天池中取得的有灵湖水,用来灌溉它们。
而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轰隆隆——”
不知何时,延和殿的上方,忽然汇集起了厚厚的乌云。
云层中电闪雷鸣不断,酝酿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皇宫内外,正三三两两相聚的朝臣,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象惊动,纷纷抬头望天,面露惊疑。
“这是……要下暴雨了?”
有人小声嘀咕。
“不对,这云……怎地如此之低,如此之黑?还有这雷声……”
赵宣匆匆走出屋,眺望着远处的云层,皱紧了眉头,心中隐隐不安。
若是他没看错,那个地方,应当是延和殿,也是官家召见叶南亭的地方……
莫非这叶南亭,要突破宗师了?
不,不对,突破宗师不是这般动静,这么大的雷云,倒像是……
倒像是《白石仙道书》中所描述的仙道之渡劫!
难道叶南亭竟暗自转修了仙道!?
猜到这的人不在少数,钱从礼此时也下意识看向赵宣,两人各自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
延和殿内,叶南亭手握剑柄,神色凝重地守在紧闭的殿门前。
他目光不时扫过殿外那翻滚的乌云,眼中既有担忧,也有一丝期待,周身气息内敛,如同一张拉满的弓,紧张得呼吸都有些急促。
屏风之后,刘旦盘膝而坐,双目紧闭,额角沁出汗水,周身气息也变得有些混乱,两株甘草所带来的灵气纠缠着刘旦迸发出来的灵力,形成了灵力风旋,将未合死的窗户都吹得啪啪作响。
未几,一道刺目的雷电撕裂天幕,径直朝着延和殿劈落。
“咔嚓——”
来了!
叶南亭眼神一厉,却并未动作,因为他知道,这并非外敌,而是修士筑基之雷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