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回乡(2/2)
刘肥的头发湿漉漉,因多日没有打理胡子,已长了不少。
沛县的位置依旧没变,刘肥顺着记忆来到了沛县,来到沛县城墙,就有官兵前来询问。
刘肥翻身下马,递上了他的文书以及夫子令。
当即就有去禀报县令。
要知道一个太学府的夫子亲自来县里那可是大人物,而且还是军中的司马,那是三百石的官啊,是在军前给将军出谋划策的人呐。
沛县依旧是个小地方,刘肥这等人物来了肯定会惊动县令。
还未等去禀报的吏回来,而刘肥已牵着马走入了城中,他见到了往来的行人,倒是没有发现几个熟面孔。
想来也是,这里是沛县城内,又不是泗水亭的小村子。
正想着,却有一只大手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不知身后是何人,却见这只大手的力道不小,想来来者不善。
刘肥正要拔剑,却见对方的手也按在剑柄上。
只是眨眼间,刘肥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道:“樊哙叔?”
“哈哈!”身后传来了大笑声,樊哙道:“刚听说我们县来了一个大人物,倒想要会会他。”
刘肥转身,见到了大笑的樊哙以及几个父亲的老兄弟,他再一次行礼道:“刘肥见过叔伯们。”
当年是父亲的好兄弟,现在还是一样。
关中的变化很大,几乎一年一个样,但刘肥见到眼前的叔叔们,他又觉得自己还是小时候,这里一点都没变,这里还是老样子。
刘肥被樊哙重重抱了一下,道:“樊哙叔,我长高了。”
樊哙重重点头,道:“嗯,大了,现在我们这些叔叔都要向你行礼,你是我们县里最尊贵的人。”
刘肥当然不敢让叔叔们行礼,忙将他们又扶起来。
但是在交谈间,他见到了一间食肆,这间食肆没什么客人,但却与当年泗水亭外的那间一模一样,即便是它如今在沛县的城内,但这模样刘肥一辈子都忘不掉。
而后,刘肥又看到了站在屋前的夫人,正捂着嘴看着自己,看到她眼中的泪水,刘肥快步上前。
身后的老叔叔都已不在了,刘肥见到母亲跪拜在地道:“母亲,孩儿回来了。”
曹氏扶着刘肥站起来,道:“回来了就好,还以为你忘了母亲。”
“刘肥怎敢忘。”
曹氏又道:“你长高了,长大了……也俊朗了。”
母子两人走入食肆内,刘肥与母亲说着近年来的事。
曹氏道:“萧何是我们家最大的恩人。”
刘肥重重颔首,道:“我与刘盈也约定,等他戍边回来了,也回沛县。”
曹氏抓着儿子的手,没再多言,只是看着如今的儿子,看得久了又忍不住再一次抽泣了。
刘肥询问道:“母亲近来如何?”
曹氏道:“挺好的,你父亲依旧待我很好,我们两家相安无事,我原本是想留在泗水亭,但你父不愿,后来吕氏做主在这里造了一间一模一样的食肆,母亲也就跟着来了,这些年听说了你在军中的事,是个好孩子。”
说着话,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似乎是有人快步跑来。
等对方到了近前,双手抓着门便走入屋内,又顺手将门关上了。
见到刘季如此而来,曹氏先是不悦地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去后院。
刘季瞧着这个多年不见的儿子,低声唤道:“儿子?”
刘肥点头。
刘季又道:“儿子,你真回来了?”
“父亲,我回来了。”
“哈哈哈!”刘季抱着儿子大笑道:“我儿回来了,回来啦。”
声音很大,就怕别人看不见。
父子两人心平气和后又坐下来,刘季问道:“萧何如今还在关中?”
刘肥如实说了有关萧何的近况,已闻到了一些稻米香,是母亲正在准备饭食了。
刘季再道:“他是不是打算回来?”
刘肥依旧是颔首。
刘季不解道:“他怎么能回来呢?他如今在关中是郡守,将来是可以入丞相府的人。”
“其实萧何叔一直记挂着这里。”
“记挂?”刘季看了看四下道:“这里有什么好记挂的?”
刘肥再道:“萧何叔是为了治理楚地而来,就算是从关中来楚地,那也是大吏与寻常官吏不同,而且皇帝好几次见过萧何叔,皇帝对萧何叔也抱有厚望。”
“是这样……”刘季低声嘀咕道:“那他不在信里说。”
“父亲,是知道萧何叔的为人的。”
“嗯。”刘季一拍大腿道:“他总觉得我愚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