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朱元璋:让咱给你们上上强度(1/2)
武英殿内,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不用多问,只这一点就能知晓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必然是又想出来了一些什么主意,准备实行,要给不少人加加强度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标儿,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事儿咱早就准备实行了,先前之时没有公布。
只是觉得时机不到。
好在,咱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可以将这事儿给公布出去,将之给敲定了也并非不好。
丑媳妇儿早晚都要见公婆。
一直瞒着也不是事儿,咱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已经足够多了。”
朱元璋望着朱标说道。
“那些人如果是接受不了,那就不接受。
想要炸锅的话,那便让他们炸锅。
咱这里不惯着。”
朱标想了想点头道:“父皇说的对。
父皇确实是给了足够时间。
到了现在的确可以将之给公布出去了。
这事儿,早晚都得一刀。
就算是再拖上个一两年,对外公布,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给选择宣布,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时机。
刚好对孔家那边,有一个大动作。
让天下的不少人都明白父皇在这件事情上的意思。
孔家自己作死,在清丈田亩的事情上闹出这等事情来,被如此对待了。
正好也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会让不少原本会反对的人,在他这个时候适当的闭上嘴。
能接住此番的威势,来威慑一下他们。
听到朱标的话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来。
“标儿,你说的很对,咱其实就是这般想的。
咱也不年轻了,有些事儿能赶快做,就要赶快做。
不少事需要谨慎,但不少事情上也没有必要过于谨慎。
能动手,也有个差不多便足可以动手了。”
朱标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心里面也禁不住的在想,自己家父皇此番针对山东那边清丈田亩,并且在孔家那边犯事之后,没有讲情面,直接公事公办,是不是就是为这一刻做准备。
越想,他就越觉得事情应当就是如此。
自己家父皇,真不愧是父皇。
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这个时候将之给确定出来,也确实是阻力相对比较小的时候。
只不过,也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也就是了。
但这事,是必须要进行实行的,引起那些人的反对也是必然的。
正如父皇先前所言,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地了吗?
随后,他来到内阁这边,将事情说给了众人。
刘伯温,李文忠等内阁之人,听到朱标所说出来的话,不少人反应都挺大。
不过,也仅仅只是反应有些大而已。
甚至于在吃惊过后,很快便又陷入到了理所当然的情绪当中。
尤其是刘伯温,更是如此。
毕竟他是那个几人当中,除了太子之外,对这些事情知道的最多的人,同时也是在这事情上考虑的更多的。
早在一开始,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么一天到来。
只不过这一天要比他所想的,来的更早而已。
当然,仔细想想的话,现在也确确实实是最好的实行时刻。
接下来,只怕会有不少人要难受了。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闹出什么大的动静来。
若是经过了上位,这一茬又一茬的杀。
乃至于到了如今,连山东孔家那边,都狠狠的梳理了一番的情况之下,这些人还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干出什么事情来,他也算是佩服这些人了。
而这样的人,同样是死不足惜。
至于李文忠,则更很快的就将这些心思,从这事情上给挪走。
相对于即将实行的这事儿,他其实更关心的是在北平那边即将建立的军事学校。
他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写上一些书,将自己所知道的经验给写下来。
给弄到讲武堂之中,供人参考学习。
从而,也出上一些力,能让不少人,学到自己的一些经验。
原本他觉得,这些只传给自己儿子就行。
可是如今,在不少事情上他也看开了。
觉得自己家儿子不是那块料。
至少和自己相比,那是远远不如。
而且,舅父也说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自己身为大明的国公,而且还是舅父的亲外甥,今后只别犯太大的错,自己家肯定是要与国同休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能变得更强更长远。
那么,其实对于自己家也同样是有很多好处的。
抛却这些比较私心的想法,他又何尝没有一些,让大明变得更好的想法呢?
毕竟,这可是他追随舅父,浴血拼杀所建立的大明。
对于这大明也同样有很多的情感。
“这件事儿,那便这样议定了,明天早朝之时拿出来说上一说。”
朱标给内阁的几人通过气儿,见众人在这事情上没有什么意见之后,开了口把事情就此敲定。
“接下来,只怕又会有不少人,感觉难受了。”
这是刘伯温心里面的一些想法。
……
“主上,臣觉得咱们这里需要积极备战,迎战明朝人。
虽然那大明的皇帝,下达了这等命令。
可是,更多的应当还是在进行恐吓。
想要我等心中畏惧,从而自乱阵脚。
我们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明朝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进攻,都同样很不好打。
我们这里又非没有兵将,能征敢战之士也同样很多。
朱元璋若是不识好歹,定然让其有来无回!”
开口说话的这人是左丞录尔。
“当年,明玉珍那边想要对我们进犯,同样被杀的铩羽而归,打得头破血流。
如今我大元这边,依然有着诸多敢战之士。
朱元璋只要敢来,只有死路一条!”
相对于其人,录尔倒是显得比较有信心。
只不过,他这显得中气十足,并且还很振奋人心的话,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
气氛依然显得很是沉寂。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时候的大明,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连他们的王庭都被灭了,他们的皇帝被人生擒,而后在正旦大朝会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斩首。
就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态度有多么的坚决,
尤其是在当众斩首了他们的皇帝之后,马上就对外公布了,要对他们这里进行作战。
如何让人不慌?
“大王,臣……臣斗胆,臣觉得依照如今这样的势头。
咱们这里想要和那边动手,实在是以卵击石,过于无力。
我们这边,自然是有着一些力量在的。
可是这力量也没有那般的强大。
当年明玉珍那里,前来进犯被打退,那是因为明玉珍也只不过拥有蜀地而已,其手下兵不多,将不广,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精兵强将。
如今的大明,那可是集合天下之兵。
王庭被灭了,而纳哈出更是和明朝这边不清不楚。
等于说是他们在北面,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顾虑。
可以举倾国之兵,来对咱们这里动手。
而当年抵御明玉珍之时,又有段氏出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