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知难而退(1/2)
第339章 知难而退
拜年、走亲访友,这就是新的一年了。
正月初十算是一个好日子了,滯留皇宫许久的马寻总算是得到了允许,可以提前带著老婆孩子回家了。
他要是再不回去,刘伯温就要带著刘回浙江老家了。
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啊,將老丈人和侄儿扔在京中不管的,传出去得说马寻没有家教呢。
刘伯温还是非常开心,看到马祖佑就觉得欢喜,“驴儿,还记得外公吗?”
马祖佑立刻跑了过去,一边跑一边喊,“抱。”
刘伯温开心坏了,还以为这是血缘亲情呢,就见过这两三回,孩子还记得他、愿意亲近。
可是刘姝寧早就知道她儿子的套路了,只要爹娘或者姑母在身边,谁要是喊他的名字,他就凑过去亲近。
性格外向、情绪稳定,这是优点。
不过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及变色龙的属性,也越来越明显。
抱著外孙,刘伯温也没厚此薄彼,“早就给鱼儿准备了些东西,先送个长命锁。俗套是俗套了些,寓意总是好的。”
观音奴也连忙表示感谢,其实她现在的亲人除了马家这一家子,就剩下弟弟金刚奴了。
马寻直接对何大说道,“一会儿咱们就算是闭门谢客了,有人拜访最少要等到明天再说。”
想要给马寻拜年的人可不少,淮西勛贵的子弟暂且不说。
李文忠、沐英、平安、徐司马等人的妻妾,那都是要带著儿子过来拜年的,这都是晚辈。
观音奴先带著女儿回屋了,毕竟隔了一层,而且女儿还小。
刘伯温很温和,先开口说道,“也別说什么失礼、招待不周,偌大的府邸让我在住,
哪有什么失礼。”
马寻只能说道,“我不在府就算了,姝寧也不能侍奉您,这確实不太好。”
不太好也没办法啊,皇命难违。
所以这件事情就此揭过,谁也都没有犯错,只不过是皇权最大。
聊完家常,刘伯温和马寻到了书房,还是要谈些事情。
刘伯温夸奖说道,“听闻你去年安排不少国子学学子分赴各地州府,我觉得这是好事马寻也笑著说道,“这本就是朝廷该做之事,正好我又管著国子学,就让学子们歷练一番。”
施德政、得民心。
这是刘伯温最基础的施政观点,在民本思想这种理念下,他也確实希望朝廷更有亲民政策。
至於在法学上,他主张的就是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鬆,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
作为大明律的修订者之一,刘伯温確实做到了一些该做的事情。
只是在执行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显然是更加严格。
刘伯温关心问道,“此前听闻你和一些大儒、衍圣公皆有不睦,这些事情如何了?”
马寻隨口说道,“能有什么事情?所谓不睦,不过是一些政见不合罢了。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他们也不和我爭。”
爭也爭不过,马寻看似是挑起来了一些爭斗,可是背后全都是一系列的盘算。
要翻衍圣公的家谱,还不是为了更好的拿捏孔家吗。
现在孔家人出钱出力兴建基层的教育,对於他们这么主动、为朝廷分忧,不要说马寻了,朱元璋更是非常满意。
这就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培养出来一大批大明朝的读书人。
和一些大儒爭论,也无非就是不喜欢他们继续塞入一些奇奇怪怪的理念等。
也包括现在很多的国子学学子的安排,这些大儒也不好斗爭。
看看朱元璋多厉害,现在开始推行让国子学的学成学子去北边兴建儒学。
马寻可能是一时间嘴巴没管住,朱元璋则是趁机推波助澜。
对朝廷有利的就继续怂、將事情闹大一点,然后可以推行一些政策。
不利的果断利用皇权提前制止,免得马寻捲入更多的是非、无法脱身。
刘伯温嘆气说道,“你啊,原本还是和宋师关係不错,现如今可倒好!”
马寻实话实说,“我和宋师关係一直不怎么样,也谈不上得罪不得罪。他现在见了我,估计確实不喜欢。”
不喜欢也没法子,马寻的官职、爵位,包括在皇帝皇后、太子心中的地位,那都是没法比的。
刘伯温好笑的说道,“你倒是替他孙女寻了个好人家。”
马寻就笑著说道,“我还准备给卫国公家也找个好的。”
刘伯温沉默片刻才问道,“你可知道魏观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