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影视编辑器 > 2084.第2084章 和风细雨

2084.第2084章 和风细雨(2/2)

目录
好书推荐: 鬼医嫡妃 解密天机档案 独家深爱 总裁De金牌小甜妻 霸气老公惹不得:家养萌妻 总裁闪婚厚爱 总裁大人,惹不起 奇门诡女:解密地理惊悚传奇 工业:克苏鲁 好莱坞从经纪人开始

这时,户部尚书郁新出列支持:“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查过,明熥商行依法纳税,价格公道,并未扰乱市场。反而其生产的肥皂、露水等物,颇受百姓欢迎。”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都听见了?允熥在孝陵安心守孝,商行的事与他无关。至于那个太监……”

他瞥了王纯一眼,“难道朕的孙子,连用个太监的权利都没有?”

“皇上,臣知罪。”王纯吓得连忙跪地请罪。

退朝后,朱标陪着朱元璋往乾清宫走去。

“父皇,今日在朝上……”朱标欲言又止。

“怎么?觉得朕偏袒允熥?”朱元璋冷哼一声,“那些文官,整天就知道盯着皇室的那点事。允熥在孝陵安安分分地守孝,商行也是正经做生意,他们非要找不自在。”

朱标犹豫道:“只是允熥毕竟年纪还小,如此张扬……”

“张扬?”朱元璋突然停下脚步,“标儿,你可知道明熥商行这半年主动纳了多少税?”

“儿臣不知。”

“三万两!”朱元璋伸出三根手指,“比江宁织造衙门纳的税还多。这样的商行,朕巴不得多几个!”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父皇早就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父皇,难道允熥去年说的都是真的?”

“朕也不知!锦衣卫来报,允熥身边并没有什么高人,为他做事的也都是那些小太监,而且淮西勋贵里可没有这种有脑子的。”

“这……”

“标儿,别想太多!当你看不懂的时候,切记一定要多观察。”

“是!父皇,儿臣明白了。”

……

而在孝陵,苏宁听着马和汇报朝中动向,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皇孙神机妙算。”马和敬佩地说,“果然如您所料,皇上和太子殿下都站在我们这边。”

“这还只是开始。”苏宁望向远处的南京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他取出一迭图纸:“这是改良纺车的图样,让工匠坊尽快试制。另外,我在书中看到一种新的记账法,叫‘复式记账’,你让周先生他们学习一下。”

“奴婢这就去办。”

马和躬身退出,心中对这位年幼的皇孙越发敬佩。

明明身在孝陵,却能运筹帷幄,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不留任何把柄。

夕阳西下,孝陵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苏宁站在享殿前,望着殿内马皇后的牌位,轻声说道:

“皇祖母,您看着吧!孙儿一定会让大明,变得不一样。”

……

南京文枢坊的一处茶楼内,几名落魄文人正在借酒消愁。

为首的老者叹了口气:“科场蹉跎二十年,如今连束脩都收不到了。”

这时茶楼掌柜走了过来:“几位先生,孝陵那边正在招揽文人编书,待遇从优,可愿一试?”

“编书?”几人面面相觑,“是哪家书院?”

“听说是皇孙在孝陵办学,要编撰新式教材。”

“噢?难道是那位至纯至孝的三皇孙?”

“正是!”

几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孝陵,没想到接待他们的竟是皇孙本人。

“诸位先生请看。”苏宁将一迭书稿推到他们面前,“这是本宫设想的《国学》教材,不仅要收录经史子集,还要加入历代名臣奏议、治国方略。”

为首的老儒生陈瑜翻开书稿,顿时眼前一亮:“这……这是将《论语》与《资治通鉴》相结合?妙啊!”

“不止如此。”苏宁又取出另外几本手稿,“《算学》要包含账目实务,《格物》要讲解天文地理,《农学》要收录耕作技艺,《工学》要记载匠作秘法。”

另一位擅长算学的文人李贽激动地说:“皇孙此举,是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啊!”

很快,孝陵东侧的几处偏殿就被改造成了编撰馆。

数十名文人在这里日夜奋笔,按照苏宁的设想编撰教材。

不时能听到激烈的讨论声:

“这一段真的该用《朱子集注》吗?”

“农书里的灌溉法应该配图说明!”

“工坊新式织机的原理要写进教材吗?”

而在另一边的孝陵学堂,如今已经扩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书院。

三千名学生按照年龄和基础,被分为蒙学、小学、中学三个学部。

清晨,朗朗读书声响彻孝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九九归一,算盘要精……”

“水车之力,在于枢机……”

常升这日特意前来探望,看到校场上一群学生在练习射箭,不禁赞叹:“允熥,这些孩子训练得不错啊!”

苏宁微微一笑:“二舅,这些都是常家旧部的子弟。他们上午读书,下午习武,将来都是我们大明的好儿郎。”

“只是……”常升压低声音,“现在淮西各家都争着把子弟送来,会不会太招摇了?”

“无妨。”苏宁胸有成竹,“来的都是客。魏国公家的徐辉祖在中学部,宋国公家的冯诚在小学部,就连凉国公家的蓝斌也来了。”

他指着远处的教室:“不过我把他们打散了分班,每班都安排了我们的人。”

这时马和前来禀报:“皇孙,明熥商行这个月的盈利已经统计出来,共计八万七千两。各地加盟商又新开了二十家分号。”

“拿出五万两,用于书院扩建。”苏宁吩咐道,“再拨一万两,给编撰馆的先生们发双倍润笔费。”

“奴婢明白。”

常升看着外甥运筹帷幄的模样,不禁感慨:“允熥,你这书院的开销,怕是比国子监还大。”

“值得。”苏宁目光深远,“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将会是大明最需要的人才。会算账的可以去户部,懂工事的可以去工部,知农事的可以劝课农桑。”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过同样的教育,有着同样的理念。”

消息传到宫中,朱元璋看着锦衣卫的密报,对朱标说:“你看看,允熥这小子,都快把孝陵变成第二个国子监了。”

朱标担忧地说:“父皇,三千学生是不是太多了?而且还有那么多淮西子弟……”

“让他折腾去。”朱元璋不以为意。

他指着密报上的数字,“再说,这些开销都是明熥商行出的,又没朝廷和内帑的一文钱。”

“儿臣是担心,允熥年纪太小,如此张扬……”

“张扬?”朱元璋冷哼一声,“他这是在给咱大明培养人才!你看看这些教材……”

他拿起一本《格物》,“这里面讲的水利、农具,哪个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而在孝陵书院内,苏宁正在给中学部的优秀学生讲课。

“今日我们讲复式记账法。”苏宁在黑板上写下公式,“借和贷要平衡,这是经商之道,也是为官之道。”

台下,徐辉祖和蓝斌等勋贵子弟都认真记着笔记。

他们起初是被家里逼着来的,但现在却真心被这些新奇的知识所吸引。

放学后,苏宁特意留下马和:“这些学生中,特别优秀的要重点培养。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要多给机会。”

“皇孙放心,奴婢都记着呢。”马和递上一份名单,“这是本月考核前十名的学生,其中有六个是常家旧部子弟。”

苏宁满意地点头。

他知道,这些学生将来都会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

而这座孝陵书院,将会成为他改变这个时代的最重要基地。

夕阳西下,书院里依然灯火通明。

编撰馆内文人们在激烈讨论,教室里学生们在刻苦攻读,工坊里工匠们在改进器械。

这一切,都预示着大明正在悄然发生着细微改变。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恶毒师尊,我养了五个反派崽崽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 惊棠渡 下乡大草原,娇气知青被硬汉宠疯了 八零宠婚,资本家大少追着宠 人在遮天,投影万界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说好的高冷执政官,怎么变宠妻狂魔了?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虫族病弱崽成了五位虫王的心头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