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老虎大了,养的人也怕(1/2)
第993章 老虎大了,养的人也怕
魏良臣不是心血来潮要和杨镐谈论在辽东推行“移风易俗”一事,他是有目的的,因为,他需要得到来自文官系统的力量支持。
不论哪朝哪代,推行哪个政策,都需要具体的执行者和鼓吹者。
二者不外乎文武。
可太监,在大明朝是独立于文武的存在。
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没听说哪个太监给定了什么国策的。
故而,身为“内臣”的魏良臣受身份所限,根本没有办法跳到前台,他宣扬的再多,世人也只当他是“阉宦邪说”,也只会骂他太监干政。
这叫天然原罪,无关他的说法是对还是错。
那么,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在辽东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魏良臣必然需要有那么一帮子文武官员充为他魏公公的“白手套”。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可惜,杨镐没有机会。
可笑的是,杨镐被杀了,明朝对后金的战绩却是每况愈下,多少个萨尔浒也不及辽东一年又一年的战败,也不顶后金军一次又一次的入关所造成的损失大。
要知道萨尔浒固败,杨镐仍坐镇沈阳,辽东除开原、铁岭这二处邻近建州的重镇失陷外无一失陷,而开原、铁岭的失陷也非战之过,乃是女真奸细内应夺门原因。至于抚顺,更是李永芳投降之故。
只是科道却揪着杨镐不放,三天两头上书,一个个御史如玩命似的要置杨镐于死地,万历终是扛不住只得命将杨镐逮入诏狱。
欲灭一国,必亡其史。
两个对辽东,对明朝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双双被劾回家了。
两者有很多地方相似,其一都是进士出身;其二都对辽事熟悉;其三,对建州女真都持敌意;其四,两者的脾气都不好,或者说行事都极为凌厉。
随后杨镐下狱,辽东便如多米诺骨牌,瞬间糜烂,这才引出了熊廷弼出关以及其后的袁督师了。
七年后的萨尔浒之战,不管是否还会发生,魏良臣都希望杨镐能够将移风易俗这四个字扎根心底。
如魏良臣的情妇瓜尔佳氏不就是汉话说的极好么,在没有成为舒尔哈齐福晋前,瓜尔佳氏一家和汉人没有区别,甚至还看不起那些金钱鼠尾的同胞“生女真”。
定下接人之事后,魏良臣让蒋方印随他进京,王维栋和张虎等人则直接去天津等侯。
“当然,这都是学生的胡思乱想,老师他日若能东山再起,必有更加稳妥的法子。”魏良臣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这也是真的心急,新任辽东巡抚张涛的那些王八蛋政策一旦施行起来,只会更加助长女真人脱离明朝之心,也会让辽东汉民迅速寒心。
历史,在今天便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可悲的是,这二人也同样是一前一后被诛杀。
杨镐说着起身,让魏良臣去和蒋方印他们交待金州接人的事。魏良臣忙起身孝敬杨镐三千两银票,称是给老师的路资孝敬。
“学生以为,朝廷不可将女真各族百姓和其头领视为一体,而应区别对待…”
“为师可是自己摞担子走人的,这要去了京中,科道还不得揪着为师不放么,怎么,难道你魏公公还想为师进诏狱不成?”
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永远是具有吸引力的。
魏良臣认为,绝不能将女真各族人民和以奴尔哈赤为首的反动少数权贵视为一体。他认为大部分女真人民还是热爱大明朝,真心愿意归化为大明子民,成为汉族一员的。这一点从辽东各地现在有不少说汉话,穿汉服,写汉字的“熟女真”就能看出。
究其原因,还是利益二字啊。
历史进程本来就应该是先进文明融合落后文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所谓文明就当任其自生自灭,被时代淘汰,而非去挽救,去发掘,搞什么多元化。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万历的生命已经走到最后,他没有来得及对辽东形势作出最新部署时便驾崩了。
其实接人这件事哪须魏良臣亲自去,实是因为他想考察一下东江镇。眼下东江尚未有镇,还处于未开发,如果有可能,魏良臣想在东江设一据点,以为将来辽事准备。
魏良臣也觉奇怪,因为李成梁的拉偏架和袒护,叶赫部被建州打压的难以抬头,东哥甚至都要刺杀李成梁,这会他叶赫部见李成梁做什么。
而萨尔浒兵败之后的辽东局面,则恰恰可以给杨镐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之所以能在辽东发迹,起步也是因为协助董一元做好后勤民政工作,之后也是一直如此,终成朝堂眼中的有名的“边臣”。
杨镐的话让魏良臣想到了萨尔浒之战叶赫部出兵一万余。
魏良臣一怔,不知杨镐怎么知道东哥的,转念一想当是蒋方印告诉他的,自己当初可是将叶赫那边当成重要货源介绍给蒋方印和张国纪的。
不要小看杨镐在辽东的影响力,也不要小看其在万历心目中的份量。如果万历真的不看重他,也不会在几年后起用他来指挥大军了。
杨镐冷笑一声:“老虎养大了,养虎者也怕啊。”
最重要的是,这二者都不是东林党人,且一前一后都成了辽东有名的边臣,同时又都看不惯李成梁,对其在辽东“养寇”政策极为不满。
“…于乡野间,于村落间,于山林间…要广派人员,见剃发者,不问青红皂白,按住脑袋就砍。同时要发动那些已经融入大明的汉化人员,给他们权力,封他们做官,让他们去发动……同时要鼓励辽东汉民和这些归化汉人通婚,让他们的后代接受教育,考试做官…”
换言之,杨镐是一个有能力的民政官员,而非带兵的统帅。他的长处是屯田、勾军,组织系统,收拾人心,而非亲自指挥作战。
魏良臣认为如果万历能够顶住科道的压力,暂缓追究杨镐兵败之罪,仍使杨镐在沈阳收拾局面,辽事不可能如后来那般眨眼间崩成那般境地。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李成梁便如走钢丝,既要养虎为患,又要防虎大伤己,所以他在养虎之余必得多养几条狼,如此虎若反噬,也有几条狼帮他挡一挡。”
现在,魏良臣这个便宜学生打算给这个便宜老师机会,不是让他带兵打仗,而是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一个最优秀的“白手套”,替他魏公公执行一下移风易俗这个很好的民族融合之策。
杨镐可以,熊廷弼也可以。
据蒋方印说,金州中左所的游击尚学礼是杨镐旧部,此前杨镐已书信命他安排,当不会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