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被打击的长孙无忌(2/2)
一、李承乾有信心在三年内,让大明王廷在军事实力上比肩大唐。
二、李承乾有能力在三年内,解决大明的所有内()
部问题。
三、李承乾甚至有能力在三年内,再扶持一个势力出来。
想通了这些,李元景也没急着给出答复,而是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得失。
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不介意尝试一番,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利益,只有利益足够,风险什么的都是废话。
李承乾也没打扰他,只是静静的等着。
以他对这些人的了解,李元景没有拒绝的理由。
三年,不过是三年而已。
李元景就靠着他的身份,死皮赖脸的也能披着大赵王廷的皮再坚持三年。
而且,他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随着李渊的驾崩,李元景最后的靠山都没有了。
他没能在李渊驾崩前成事,李渊驾崩后,就更不可能了。
至于说李渊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呵呵,他能继承多少?就算有些人早年在观望,但数年都不曾成事,估计那些人也早就对他失望透顶了。
毕竟,李承乾就像一面镜子一般,无时无刻不在映照着他的无能。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路其实就三条。
要么帮李承乾再硬撑三年,如此一来,彻底扎根在大明和大唐的中间,受那个夹板气。
要么固守清水川。
最后,就是回长安,不过他当年近乎叛出大唐,就算回了长安,哪怕李二大度允他回长安,甚至保留他的王位,可他估计也难逃幽禁一生的命运。
当然,有人可能好奇,他为什么不带着清水川回大唐?
呵呵,他真要这么干了的话,那才是死路一条。
别忘了,清水川可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希望,再说了,要回大唐,他早些时候就不会来找李承乾了。
过了良久,李元景好似做了很坚定的决定,这才问道:“三年可能说准?”
很显然,如果只有三年的话,他是真想试试,毕竟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但如果三年之后又三年,那他未必就扛得住了。
以他的分析,三年之内,李承乾和李二之间,也许会有些冲突,但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加之他的身份,能顶住的。
“本王何曾失言过?”李承乾当即就冷笑道。
对于这一点儿,李元景倒也是点头表示认可,的确,李承乾自从在西北立足后,还真没听说过他失言。
当下,李元景便说道:“既如此,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殿下可以请出堪舆图了。”
李承乾闻言,当即拍了拍手,只见几个内侍早就准备好了,一张硕大的堪舆图被众人抬了出来。
而堪舆图上,李承乾早就做好了标记。
凡是和大唐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