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古堰镇(1/2)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有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久违的阳光再次露出了地平线,密密的斜织着,洒落在这个漆黑的人间。
在听到张友凉喊出“关蝶儿”这三个字的时候,眼前的女子僵在原地,脸上有了片刻的迟疑,但很快恢复了正常,她望向张友凉的目光里也恢复了之前的清澈,看不出任何思绪,“这张拜门贴我已经给你了,接下来决定怎么做在你,好了,你我就此缘尽,希望不再见面。”
这女子转身就要离去,看得出来她不想再提及“关蝶儿”这个称呼。
张友凉看了眼女子的背影,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落寞,他不明白为何关蝶儿会变成这般模样,握着手中拥有冰冷触感的玉符,心中感慨万千。
后续张友凉并没有选择继续死磕“关蝶儿”,他想着也许所谓的“关蝶儿”已经放弃了原先的自己,更多的是想要走出属于天字一号自己的路,念及至此,张友凉也便不再多说什么,他虽然不知道在关蝶儿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能看得出来,关蝶儿眼底有过一丝挣扎,至少她并不是完全抵制以前,张友凉打算等到以后找到机会或许可以从她那里了解到更多。
握着手中冰冷的玉符,张友凉看准了北方,他还是打算去往京城一趟,想要查探下大梁圣上的近况,在张友凉的思虑当中,他虽然在大梁圣上和九千岁的对话中听到了关于“千秋一梦,渡仙难得”的解读,但并不完全,而且看样子九千岁已经陨落,这恐怕会造成大梁朝野上下不小的震动。
究竟大梁圣上是否走出最后一步,还是失败了,张友凉都未曾得知,眼下从关蝶儿手中得到了万古楼的拜门贴,就更让张友凉感到疑惑,有关他的身份迷踪,或许从这场朝廷动乱中能够知晓。
过了约有四日的光阴,张友凉一路上没有停留,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京城脚下的一个小镇,古堰镇,旧时曾经有著名官员在此治水,留下了水利设施,不过早已老朽,旧址已不可追寻,但是古堰的名字倒是保留了下来。
还没来到古堰镇的中心地带,在镇口的一个茶铺里,张友凉就听到了几个身着官服的衙役在那里闲谈,闲谈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最近的朝廷变动,张友凉只是和老板要了碗茶,隔着老远也能听得十分清楚。
“你我还是早做打算,趁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话说的到轻巧,离开了这里,你去哪里,拖家带口的能去哪里,更何况你也不是没看到如今的情形,大梁就像是一个病秧子,内外交困,也就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你这意思,不就是要留在这里等死?”
“那当然不是,这形势越乱我们能趁机浑水摸鱼,至少赚个下半辈子再走也不迟。”
“呵呵,你想的倒是挺容易,你也不看看眼下的府衙上下,人心乱纷纷的,我们那官爷也早有好长时间没有出门了,也不知道都在计较些什么。”
“正是如此啊,凭什么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当官的贪,我们当衙役的怎么就不能贪,趁乱摸些金银,也好能有个准备。”
“你可别啊,所谓乱世用重典,虽然如今圣上生死不明,但若是让人发现了我们这般行径,别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
“好了好了,我就说说,你怎么还较起真来了,走吧走吧,明天休沐,我带你去耍耍。”
张友凉用眼角余光瞥了眼这两个衙役,注意到他们结了账先后走出了茶铺,也没有暴露出太多的信息,不过张友凉能够解读出的一条重要信息便是大梁圣上生死不明,这一点让他不由地惊诧万分,在他的预料中,原以为是九千岁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大梁圣上,却没想到如今听到的消息竟然是大梁圣上生死不明。
等着张友凉喝完茶()
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这卖茶的老翁一个劲地盯着自己看,张友凉不由地问了句,“老人家,为何用这般眼神看我?”
“公子这是要进京?”这老翁目光浑浊,说话却十分有力。
张友凉没有打算隐瞒,点头回应。
老翁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公子啊,这京城可去不得,那是虎狼之窝啊,可千万去不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