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 第377章 一心取长安 张谦再问计

第377章 一心取长安 张谦再问计(1/2)

目录
好书推荐: 假太监:陛下求您别再娶了! 冲喜夜,替嫁医妃把王爷毒醒了 抗战之铁血军神 末世:我的军团能镇压一切 大人,请披上这件黄袍吧! 难忍!易孕美人靠生子宠冠六宫 明月绾瑾心 王妃软娇娇,杀人静悄悄 亮剑,我竟然成为了李云龙老班长 酒剑四方

长安打不打?

打!

法正给的理由很充分。

他们此次北伐能顺利进汉中,取汉阳,原因便在于曹操先被马超困在潼关,后又逢周瑜偷袭青徐,现在不打,等曹操解决了腹心之患,他们面对的兵力将会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另外,不继续东征,陈仓就是陇山以东的一座孤城,他日曹操大军一到,我军不一定能守住,只有攻取长安,才能让陈仓城下士卒的血不白流。

但真正说服张谦的是法正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如果现在不出兵,那意味着明年整个春耕时期关中都会陷入到战争中,即便是打了下来,关中百姓也几乎一年时间没了粮食收入,到时候,就连百姓的粮食都要从荆州益州调剂,这会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决定了要冬日出兵后,张谦就在思考如何解决运输还有防寒的问题。

虽说自古就有“六腊不兴兵”的做法,但想想李愬雪夜入蔡州,蓝玉冒雪破庆州,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张谦决定发挥出汉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来一出张子让雪夜下长安。

张谦先是找到了马超,询问他羌胡之人如何过冬。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会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而《言兵事疏》中提及: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为何我大汉子民与这匈奴人冬日相差如此之多?”

司马迁和晁错说的都是刘邦北伐,被困白登之事。

“胡人以放牧为主,过冬之前都会给自己备好一身毛皮,牛羊也会养的膘肥体壮,好应付冬日的消耗,若是做不到这些,他们就会去抢,去夺,这也使得北方牧民剽悍好战,习武成风。”

张谦听懂了,要想冬日过的好,就得养上一身膘,既穷且弱的胡人,不配活下去!

“那匈奴之人经常冬日南下劫掠,他们是如何保证后勤的呢?”

“冬日南下的匈奴多为饥寒交迫所致,不足以为患。武帝之前,真正厉害的匈奴首领南下多在秋收之计,寒冬之前,汉人百姓多处于粮食收割晾晒之际,我族士兵也多放弃操练,专于农活,故而敌强我弱,屡屡兵败。”

“哦,那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的?”

“当时只能防守,我军一旦追击,匈奴人便会撤退,而一旦追击过甚,就会面临寒冬将至,后勤困难的局面。后来,武帝改变了战法,选择春日进军。要知道,寒冬之际,匈奴人多忙于自身及牲畜繁育,而春天是匈奴女子和牲畜的孕期,牧民会集中在水草肥美的地方,我汉军可长驱直入,成效显然,《汉书》中记载: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惰殰(d),罢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

马超说起这些倒是如数家常,单纯从战争本身而言,张谦觉得马超的才能的确在他之上,不过论后勤供给,生产续航,团结集众这些,马超还得多学习。

或许所有的猛将,都期望遇到汉武帝那样的一位强主,这样才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只看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却往往忽视了文景二帝留下的丰厚家底。

“武帝之时,都没有冬日进军,为何孟起执意要此时进攻长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无限恐怖之无限逆转 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在璃月,做一个合法商人! 这次,我不当魔王了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火影:我的忍术平平无奇 怪猎:荒野的指针 网游之巅峰传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