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636节(1/2)
“先回公司!”
……
巨星现在很有排面,天天有记者来访,天天有企业谈广告赞助。
一脸阴沉的邓健国回到公司,正赶上一家企业老板出来,以前都笑呵呵的,这会也笑呵呵的:
“邓总,不好意思啊。兄弟不能做归本的买卖,下次再说,下次再说。”
“……”
他已经没心情理,大步往里走。
公司座机倍儿吧乱蹦,吵杂心烦。员工乱七八糟,也不知在说什么,忽然从杂乱中传出一声:“张导找你!”
“接过来!”
邓健国压住情绪,还得安抚头号大将:“没有没有,你听谁说的?呃,是有点小意见,不过没关系。
我们的戏这么好这么多,不可能找不到买家。”
他进到办公室,坐在往日最喜欢的老板椅上,只觉后背阵阵发凉,索性拿过一本册子,上面是所有地方台的名录。
一个一个亲自拨打。
他不信,所有电视台都不买我的戏?
“你好你好,有没有兴趣谈谈……可以啊,什么?五万一集?”
“啪!”
“什么?两分钟广告?”
“你这是趁火打劫!”
“你想购片?太好了,可以可以……你是市级台?抱歉,没兴趣!”
消息传的很快,确实不是所有电视台封杀,但市场最活跃、广告费最多的那几家全部拒绝。
邓健国在外面吹逼,有多大家底自己清楚。
八部剧的投入不是小数目,资金全在里面,还借了一些钱。只有卖给经济大省,才能换回更多的钱。
噼里啪啦一通乱打,刚歇了会,电话又响了。
里面的声音更急:
“邓总!您总算接了,我们谈的几个大广告全被退了!还有一些小单子也忽然被抢,现在怎么办啊?!!!”
砰!
底盘被撬,邓健国再也撑不住一口气泄下去,呆若木鸡。
第653章 提前破产
国产剧第一个喊出天价的,应该是2000年的《蓝色妖姬》,22集卖了1500万。
结果扑到姥姥家,首播收视率40名开外,电视台嚷嚷退货。
主演是王思懿,借着潘金莲的东风家喻户晓,制片人是张大胡子,导演是于敏,当时算明星班底。
估摸就是从那时起,国产剧开始了忽悠历程。
以前电视台先看剧,后谈价,2000年后全走期货,先说我们请了哪个大明星,这剧多好多好,你不买别人就买了。
其实电视台根本看不到,可由于剧荒,又不得不买。
这个恶习一直持续好多年,然后反过来,电视台说你必须请大明星,不然我们不买!
因为产能过剩了,买方开始做主导,这也导致制片成本猛增……
而目前,单剧最高价应该是《白眉大侠》,近40集卖了两千万,单集还比不上《蓝色妖姬》。
90年代是按集算钱、用广告时间兑换两种方式并用,2000年后很少有第二种了。
说回邓健国。
历史上,他用这八部剧换了1亿的贴片广告,破了行内记录。《康熙微服私访记》连拍四部,还有《格格要出嫁》《乌龙闯情关》等等,在千禧年前后风头无量。
可如今压在手里。
“喂喂,你好你好……五万一集就想要国内版权太狠了,我十五万拍一集,收不回成本啊……”
“老板,那个广告不是谈好了么,怎么突然……”
“你再加点钱好不好,哎哎……”
办公室里,邓健国肉眼可见的怂下去。
电话打了无数遍,反馈一致:有实力的省台全部拒绝,剩下的趁机压价,连市台都跑过来捡汤。
不仅电视剧,广告生意也被抢。
人家摆明车马就是时代传媒,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公司,给个优惠价轻松拉走客户。只有一些多年往来,不好意思反水的还在合作。
账上的钱急剧短缺,还有一屁股外债,本想卖剧回笼资金,如今不亏本都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