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79章 官营产能,继续扩大

第579章 官营产能,继续扩大(1/2)

目录
好书推荐: 砍价女王 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美人如钩 溯流年 酸柠檬(校园1v1) 被迫和他在一起后 我在圣裁审判所升级加点 一尤未尽 四姑娘宅斗手札 意乱情迷(1v1h)

“江南两道的事情,也是上了正轨了。”

懒洋洋的趴在桌上,朱由校手中拿着袁世振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的奏本。

“辽东,山东、河北、中都、江苏。”

“山西,四川,云南,贵州。”

“河南,陕西,浙江,湖广,江西,广东,广西,福建。”

口中念道着天下诸道,朱由校就想哼哼。

累,太累了。

治理国家,即便是他找了俩曾经的封疆大吏来做事,但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点头才行。

现在朱由校算是理解了为什么万历那么喜欢撂挑子不干了。

“今天还有什么安排?”

耐着性子看完了最后一本奏章,唯独留下了袁世振改革官厂的本子,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午睡过后,还要巡视军中。”

“哦,那你让人准备,到时间了来喊我。”

闻言,朱由校将袁世振的奏章往桌子上的砚台下一压,拿起一个小本子,从椅子上抬起屁股就往后堂溜。

逗弄孩子去!

“。。。”

“你无聊不无聊!”

看着吃完饭后,又来逗弄起了儿子的朱由校,徐婉儿最近是真的想揍人。

她已经出了月子期,现在身子骨在恢复之中。

虽然骑马射箭这些剧烈运动是不能做,但揍某人一顿还是能做的。

尤其是看到某人一闲得无聊就逗的儿子哭,她的手就直感觉痒痒的。

“孩子嘛,多逗的哭一哭,没什么坏处的。”

伸手捏了捏儿子精致的小鼻翼,朱由校一点儿都没有悔改的意思。

同时还转头斜着眼睛看向徐婉儿。

“反倒是你,想摸摸朕的啊,能不能别总摸儿子的。”

“。。。”

听到朱由校的话,徐婉儿的俏脸不由的就是一红。

这就是年轻宝妈养孩子,尤其是在皇宫,这个只有皇帝和皇子裤裆带铃铛的地方。

身为皇后,徐婉儿清楚的指导,儿子就是自己将来的保证。

所以,就总忍不住伸手在儿子的宝贝上摸。

“。。。”

听着帝后两人的谈笑,刘时敏的眼珠子不由的往房顶上瞟。

这两口子都是什么毛病啊。

他真的怀疑,即便是有徐府上借来的嬷嬷看护,这两口子也会将孩子给养出毛病来。

逗弄了一刻钟儿子后,将孩子交给奶娘,朱由校搂着徐婉儿睡起了午觉。

不要误会,下午朱由校还要去巡视军中,所以白日宣淫这种事情是不会做的。

他可不想弯着个腰去让军中的汉子们见到他软脚虾的样子。

坐在前往军营的马车上手中翻着袁世振让人送来的一本小册子,朱由校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

这是袁世振在南直隶抄家之时,从一处富商产业中搜出来的东西,上面画着的东西,在南直隶也有实物,全名【大楼提织机】。

所谓的楼,是用来形容这台机器大的一个形容词,而不是真的要一个人在楼上一个人在楼下去使用。

提机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两汉时期,经过上前年的发展下来,已经有了后世机械化的雏形,由于其纤线较多,适合织面幅更大、纹更加繁琐的织物。

但同样的,因为整个大楼织机,由九个模组,上千个零件组成,所以其牵线结构、装配方法、提操作及以及适合的线料,都要有熟手来进行。

说人话就是,因为结果复杂,所以从提机的生产到组装以及使用,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相比于他令人做出来的梳毛机、梳机,袁世振给他的册子上画出的这个东西,明显更加的有技术含量。

而且,这东西是木制的,很难大规模的生产。

为什么木制的会难大规模生产?

是钢铁融化后重铸方便好控制精度,还是木料好控制精度。

这玩意儿想要推广,不说用钢料的,最少也要用铸铁的。

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阵后,朱由校转头看向身边的刘时敏道。

“大伴,你记一下。”

“等袁世振让人护送进京的样机到后,令人将之拆解,用朕交给的办法绘出结构图,再用铸铁打造上一套,试试看能不能改进,尽可能多的使用轴承和齿轮。”

“奴婢明白。”

闻言,刘时敏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将册子放在马车上,朱由校掀开窗帘吹起了风。

他现在,要想尽办法提高大明的生产能力,统筹能力,调度能力。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硬抗将来的天灾。

随着马车轮咕噜咕噜的滚动,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军营之中。

述去岁开边之功,满桂已经从潮河关守备提到了京营之中,带了一营的新兵。

在满桂军营中巡视一圈后,朱由校并没有多留,而是掉头就赶往了石景厂。

“这东西,好用吗?”

伸手指了指只有半人高的矿车,朱由校转头看向前来陪着他的郭真问道。

“回皇爷,很好用,工人都说,有了这矿车后啊,这矿上要使的力气都比以前少了很多。”

非常狗腿子的跟在朱由校的身边,郭真解释道。

“现在不管从矿坑里将矿石送出来,还是冶炼成铁后往外运输,厂中都用这矿车来搞定。”

“就是成本有些高。”

听着郭真的话,朱由校下意识的就皱了皱眉头。

固定轨道运输的方便,不用说他也知道。

但他现在有些头疼的就是,搞铁轨这东西,太特么的废铁了。

后世的钢轨,一般情况下,铁路使用的是五十公斤级和四十五公斤级的普轨。

当然,还有三十五到四十五公斤级的轻轨。

而每米大于六十公斤的,叫重轨。

现在大明的这个轨道,是一百斤每米的普轨。

这个造价成本意味着什么呢?

天启元年,大明全国上下,官方铁产量九百零五万斤。

若是全都用来铺设铁路,也就只能铺个九万米。

也就是。。。九十公里。

即便是他大力提高了石景厂的产量,但光是整个厂区内铺设的这二十里的铁轨,就砸了石景厂半年的产能进去。

而若是使用木轨。。。

秦朝之后华夏就没人再搞轨道运输不是没原因的。

别的不说,汉武帝时期,全国上下的工业产能比秦始皇时期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但也没选择在各地再搞轨道运输。

就是因为若是用木轨,光是那个维护成本,就足够将国家财政给带进沟里去了。

“铁产量,还能再提吗?”

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朱由校双手背在身后,一边在石景厂中转悠,一边向身边的郭真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大明:朱元璋的模拟器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港片:从过档和联胜开始 斗罗:绝世之正极斗罗 星痕纹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