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60章 羊毛不能做布那就做线

第560章 羊毛不能做布那就做线(2/2)

目录
好书推荐: 砍价女王 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美人如钩 溯流年 酸柠檬(校园1v1) 被迫和他在一起后 我在圣裁审判所升级加点 一尤未尽 四姑娘宅斗手札 意乱情迷(1v1h)

六部高官已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一轮谈判,最终的结果是都同意,但谁来出这个钱却成了问题。

吏部尚书吴亮嗣、礼部尚书孙如游两人是举双手赞同,但除了能给人给名外,是分文都拿不出来。而户部尚书袁世振和代度支司卿汪应蛟两人,则是给黄克瓒提供了钱粮支持以外的所有支持。

要钱不给,要命也不给的一个态度。

从刘时敏的手中接过奏本翻看了几眼后,朱由校就将之丢回了自己的龙书案上。

这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他教给王在晋,由王在晋提出的具体执行方案。

“王在晋的提议,诸位有何看法?”

看向在场众人问了一句,朱由校又从一口箱子中拿出一本账目翻开看了起来。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去岁,我朝令喀喇沁北移,归还大宁之地,其人置之不理。今朝廷重兵出关,攻伐为上,喀喇沁诸头人仓皇北遁,胆怯者来投,可纳,亦需防备。”

看着仿佛注意力都在手中账本上的皇帝,周应秋看了眼周围其他人后,开口道。

“赐姓之事,臣以为可。”

周应秋的话音落下,礼部尚书孙如游也开口到。

“李唐之时,屡赐异族汉姓,如协助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后,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人的李光弼李临淮,就是个被赐汉姓的契丹人,其他诸如黄头都督李多祚、黑齿常之、高仙芝等人,俱是异族。”

“我大明如有虏官来降,立有战功者,亦词汉姓,如恭顺侯吴允诚,本名把都帖木儿,就是个鞑靼人。”

“其人本率部居于阴山以西的塔滩,洪武二十三年,其封印来投,太祖高皇帝令其于凉州驻帐。”

“永乐三年,率其所部自塔滩归附,成祖皇帝文皇帝赐其汉名吴允诚,初授右军都督佥事,屡立战功,封爵恭顺伯。”

“洪熙元年,其子吴克忠进爵恭顺侯,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败时,吴允诚之子吴克勤、吴克忠兄弟皆战死殉国。”

“及至今日,恭顺侯吴家与汉儿已是无异。”

“王在晋所提之事,乃是祖宗成法。”

听到孙如游将话说到这里,朱由校抬起头看了对方一眼。

专业。

“其他的都好说,但令人养马,户部能同意,太仆寺那边也不会同意。”

注意到了皇帝的目光,袁世振看着皇帝无辜的开口道。

“太仆寺言,若是出钱粮令喀喇沁人养马,恐会使市面上良马减少,驽马增多,影响军中供应。”

“而且,也会让太仆寺今后在和蒙古人互市时,不好压价,恐会收入减少。”

“让朝廷政令为他们买马让路,他们太仆寺就是这么做生意的吗?”

将手中的册子扔在桌上,朱由校看向袁世振不解的问到。

“你收太仆寺的银子了?”

“没有。”

听到朱由校的话,袁世振连忙将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一般。

入了阁后,他拿的是双俸,是真的不缺那点儿黄白之物。

“太仆寺的话,臣思索过,也是有些道理的。”

“鞑靼人奸滑,若是以钱粮令喀喇沁养马以供军用,其人交上来的一定多是驽马,将良马留为己用,积攒势力,以图再次反叛大明。”

“臣觉得,不能让他们养马。”

“那养什么,养羊吗?”

转过头看向刘时敏,朱由校开口问到。

“朕让找的细毛羊找到没有?”

“回皇爷,奴婢让人找遍了两京十三省都没找到细毛羊,所以寻上了徐尚书,请他从中牵线,寻西夷传教士去买。”

“但那传教士只说是试试,但至今还没个回信。”

“。。。”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翻了个白眼转过头来看着袁世振不爽的道。

“粗羊毛做不了呢绒,那养那么多的羊搞毛线啊。”

“等等。。。毛线。。。”

突然,朱由校的目光留在袁世振的脸上,开始发光。

被皇帝看的有些发毛,袁世振低头在自己身上打量了一下,发现没有沾染上脏东西后,看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陛下。”

“就你说的,养羊!”

伸手指了指袁世振,朱由校差点儿笑出声来。

他的固定思维将羊毛制作成布上面,而忽略了毛线的另外一个用途,做线。

作为一个后世人,居然忘记了毛衣毛裤的存在,可真是个大失误啊。

“。。。”

看着不知道在高兴什么的皇帝,堂中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使了几个眼色,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咳咳。”

咳嗽了两声,黄克瓒看着皇帝开口到。

“启奏陛下,臣以为,养什么不重,重要的是丈量草场,划定边界。”

“鞑靼诸部,因草场不清、牧民过界之事,屡起争端,王在晋请划定边界之事,臣以为可。”

“给归附之部划定草场,建设边栏,若是其真心归附,则在圈定的围场生活,如若四处流窜,即以叛逆之罪,召其他诸部共伐之。”

“以鞑治鞑,朝廷亦可从容周旋其中。”

“嗯。”

看着黄克瓒,朱由校点了点头,看向李征仪问道。

“李尚书也是这个意思?”

“臣以为,可再设一论政堂,设一法令堂,若是诸部间生有冲突,法令官当召诸部头人于一堂之下共同审之。”

“吵架总比动刀子是要好的。”

“李尚书啊,你确定你设这法令官,是熄火而不是拱火的?”

看着李征仪,朱由校表情古怪的问到。

“启奏陛下,不管拱火还是熄火,这力度不都掌在持扇之人的手中吗?”

闻言,李征仪没有正面回答皇帝的问题。

“嗯,你说的对。”

点了点头,朱由校算是明白了。

这六部尚书都同意王在晋的提议,而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出这个钱。

“吴元年十月,太祖高皇帝曾言,治天下,当先其重且急者,而后及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

“大宁诸地一百多年不闻王化,而现在朝廷也抄了不少的银子,那就给王在晋。”

开口,朱由校就打算让度支司给王在晋的计划。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权度支司卿汪应蛟焦急的开口道。

“陛下,京城不能再银子了啊。”(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日本独自修行 吞噬星空:授徒百倍返还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她的护卫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贫道千鹤,从斩妖除魔开始求长生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超神:向终极恐惧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