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伟大的转会(2/2)
所谓智者审于量主,真正成与不成,还得看徐嘉树自己能不能搞得定戏志才。
“安定郡,凉州啊”
戏志才听到这个去处,本能地打起了退堂鼓——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自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就他这个体格,未必扛得住那边的天气啊。
别说西凉苦寒之地了,就是跟着荀氏搬家到冀州来之后,今年也因为天气转凉而冷得够呛呢
徐嘉树看到曹老板的第一代谋主穿的这么单薄,又联想到他()
英年早逝的名声,赶紧起身把挂在墙上的大氅摘了下来,用手递了过去。
这位可得小心呵护,别一不小心就养死了。
看到他的动作,戏志才非但不领情,反而眉头一皱。
自己区区寒门士人,此人一上来就玩解衣推食这一套,好像有点太过于殷勤了些——别是什么草台班子过来拉人上贼船吧?
转头看向荀文若,嘴角依旧挂着真诚好看的笑容。
嗯,应该不至于。
出于对好友荀彧的信任,他还是接过了大氅,没有直接拒绝徐嘉树略显唐突的好意,而是开口问道:“子茂之名,在下也有所耳闻,如今既然据有安定郡,不知志向在何处?”
简单来说,准新员工想知道公司愿景,算是很常规的招聘流程。
拿隆中对和榻上对举例,皇叔的答案是要“申大义于天下”,孙十万的答案是“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从未来愿景就能清楚地看出两人身份和格局的差距。
而这个问题听上去很简单,毕竟吹牛谁都会,但怎么把牛吹得圆润而不油腻,就是一个考验技术的细致活了。
一旁看戏的荀彧举起茶杯,用宽厚的杯底遮住脸上的表情。
知道的人都知道,戏志才此人,除了心思缜密,计谋百出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落俗套,不喜欢听那些陈词滥调。要是徐子茂脱口而出什么复兴汉室,拯救苍生之类大而无当的话,恐怕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要大大地减分了。
“志向?”
听到这个问题,徐嘉树感觉头皮很痒,好像要长出脑子一样。
他穿越到现在满打满算不过一年有余,回想起来,并没有一个从始至终的所谓理想指引他前进——并不是没有,而是在这个世界没有。
志向,或者说理想这种东西,是根植在一个人的经历中的。
生活在墙里的人,理想是把墙推倒;生活在城外的人,理想是进城;他既然突兀地来到汉末的世界,原先的理想自然也就随着留在了现代。
现在的徐子茂,更像一个乱世中的局外人,非要说有什么指望,可能就是照顾好遇到的那些纯净美好的姑娘们,还有不辜负肝胆相照的朋友们。
概括一下,就是遵从本心,不然他根本没必要出现在这里。
一个手握模拟器的穿越者,即便是体育生,也足以过上想要的任何生活——想一统天下玩王道流就学朱元璋,找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