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诸君误我(2/2)
“不过,这和我徐子茂aka羌人大豪柯木智又有什么关系呢?”
徐嘉树擦了擦手上的马刀。
不得不说,马战还得是这玩意儿,顺手好用。
虽然汉末的猛将们人均使长兵器,可那是人家从小练出来的童子功,不需要马镫,仅凭双腿也能操控自如,而且不影响作战。
而徐嘉树现在的水准也能达到,却多少还是有些别扭。
将此处的哨卫驱赶走,使节团大大方方地亮出了符节和全套仪仗,城楼上的沮授看到这一幕,心知等候良久的援军已经到达,连忙下令开门,自己()
则匆匆离开,抢先一步去通知同僚们商议对策。
这里的同僚,指的是审配和田丰为代表的河北士人。
东汉乡党观念极重,韩馥一个颍川郡人来冀州做州牧,连带着提拔了不少同乡的士人。
例如郭图和辛评辛毗兄弟等人。
若州牧府中只有这些人也就罢了,毕竟别驾的位置还在河北人手上,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受到挑战,可要是再算上城中那看似无欲无求的荀氏郭氏等士族,颍川人的声势便堪称浩大。长此以往,将本地士人彻底架空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于这些外来者,冀州士人不得不小心警惕——益州本土士族被东州人打压得抬不起头的前车之鉴并不遥远,这些人说是为了避祸而离开家乡,却未必没有在冀州生根发芽的念头,如此庞大的士族群体,根本不是稍微让出一些利益就能打发的。
人家是猛龙过江。
而南北两派的矛盾之所以引而不发,甚至表面上看还颇为和睦,一方面是因为颍川士人的领袖荀彧并没有出仕,另一方面就是袁本初恰好出手,以及之后的种种连锁反应。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不管冀州最后归谁,总之韩馥这个州牧的位子已经坐不长久了,于是双方默契地暂时休战,纷纷私下联系袁绍,谈好各自的条件和报酬。
说难听一点,就是卖主求荣。
本土士人的诉求很简单,维持现状即可,也就是河北人必须在袁绍的府中取得与目前同等的首要地位,在新的班子里依旧占据话语权,而不能让其他地区的士人骑到他们头上去。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外来士族的侵害,甚至通过辅佐袁绍将势力更进一步,扩张到其他州郡。
作为交换,一旦袁绍成功夺取冀州,河北士族把持的政府将会无缝衔接,为新的州牧效力,以最快最平稳的方式帮助袁本初完成权力的交接过程。
坦白讲,也就是人家袁绍四世三公,威望著于天下才能得到如此优待。
其他人即便是宗室重臣如刘表,也需要与当地大族联姻以及大幅放权的方式获得效忠,代价就是荆州的重要职位被蔡氏,蒯氏把持,还得默许黄祖在江夏拥有半独立的地位。
相对本地士族而言,颍川人手上的筹码就要少的可怜,所以他们的投名状也更加金贵一些。
他们要劝韩馥投降。
这些日子里,虽然韩馥拒绝袁绍的说客团进城,可郭图和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