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失而复得(2/2)
就这样,两人一路来到了顺子家,半路上,姚卫军简单说了下上回在公社街上遇到侯亮的事。
“丫的,他真朝你亮刀子了?嘿,敢情这小子已经不拿咱们当兄弟了!”
顺子听完后,忍不住大声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不然这次就不会帮我把摩托车找回来了,只是他选择的这条路……到最后怕是会害了他!”
姚卫军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此时,他已经在顺子家的院里看到了尤大民的那辆摩托车,好在没有任何改动或是拆卸,还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呐,顺子把钥匙插上面了,我原本想留他跟你见一面儿,可这家伙停下车子,就坐着他兄弟的车走了,只扔下这么几句话。”
顺子指了指摩托车,再次说道。
“下次见到他,替我转达声谢谢。”姚卫军大概检查了下摩托车,因为家里尤大民还在等着,所以没有久留,推着摩托车出了院子,又跟顺子说道:
“猴子跟咱们的朋友感情还在,你见了他就尽量劝他回来,或者让他来找我一趟,我有事儿跟他商量!”
“得嘞,慢点儿走哈!”顺子在后面点头应下。
尤大民的摩托车失而复得,姚卫军心里还是挺感谢侯亮的,但有些话见不到面也没机会说,只能等以后当面表达感谢了。
他骑着摩托车回到家里,动静立刻引起了尤大民的注意,刚一进院,后者就满脸惊诧的走了过来。
“唉吆喂!姚老弟你刚才跟我开玩笑的是吧?嘿,好家伙,整的哥们真以为摩托车丢了,你可够损的哈!”
尤大民满脸欣喜的摸着自己摩托车,忍不住忿然抱怨起来。
“尤哥,您就当我开玩笑好了,这次是我的不对,愿打愿罚,您随意!”
姚卫军心情畅快起来,笑着回应道。
他没法解释摩托车失而复得的事儿,不然连顺子也得牵扯进来,尤其对于侯亮的好意,到时候恐怕反而会成为派出所抓人的证据。
这是姚卫军不愿看到的,因此顺着尤大民的话,似真似假的搪塞了过去。
没多会儿炒货和罐头全都装车完毕,尤大民爽快的结算完后,骑着摩托车告辞而去。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玻璃厂送货的车也赶到了。
韩副厂长按照姚卫军的要求,把前几天已经做好的两万个瓶子都给送了过来。
同时承诺会在一周内,把十万个瓶子全部供应到位。
如今地窖里还有一万多斤红枣,按照一斤能做三瓶罐头计算,目前的存货,就足够制作五万多瓶了,而姚卫军也已经跟林胖子约定好,过几天会再送来三万斤红枣,原材料这块也没任何问题。
一切准备妥当。
中午吃过饭,姚卫军来到村部,检查总共有多少人愿意报名参加罐头加工。
碱场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六七百口子人。
昨天支书开完会,当场就有一百多户找赵树良做了登记,而经过一夜的时间,上午又陆续有六七十户人家愿意加入。
等姚卫军中午从赵树良手里拿到登记本的时候,上面已经足足有近两百户都报了名。
“树良哥,我看你们家报名挺早的嘛,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受点儿累,接下来发货、回收这些统计上的事儿,你也帮我做一下,成么?”
姚卫军看了下统计的名单,笑着对赵树良说道。
“没问题,只要你相信我,这件事包在我身上!”赵树良爽快答应下来,又把登记的本子拿了回去。
“那成,咱现在就开始吧,你用大喇叭招呼下人,让大家去我家门口集合。”
“得嘞!”赵树良点头应下,在李启明的默许下,打开了村里的大喇叭喊话。
姚卫军率先回了家,刚把在熬制水的马占国他们组织起来,院门口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上人了。
他等赵树良赶到,一一点名确认后,朗声冲着人群说道:
“叔伯婶子以及各位庄乡们,这次的活儿还希望大家都用点心,尽量按照我的要求回家去加工,之前你们应该听说过了,一瓶的加工费是五分钱,而如果做出来的质量不达标,那没办法,这钱就拿不到了,还得把材料费补上。
当然了,活儿也很简单,所有原材料我来提供,包括水都是熬制好的,你们只需要用干净的水桶提回去,按照标准添加就行,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他的话音落下,人群沉默了会儿,其中一个方向有人笑着问道:
“卫军,放心吧,我们既然参与了,肯定是要给你把活儿干好才好意思拿钱,不然都没这个脸,哈哈……我就是想问一下,这加工费,是每天结算,还是最后一次性结算呢?”
姚卫军笑笑,他知道这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因此环视众人,认真说道:“当天结算,只要验收通过了,该多少钱,立马结清,这点大家放心吧!”
人群一阵骚动,顿时不少人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恨不能立马就把材料领回家加工起来。
姚卫军再次叮嘱了下质量问题,便率先马占国三人分发起了原材料。
罐头瓶子堆在院子里,红枣在院子东边的地窖,分发起来倒也很方便,各家各户用自带的麻袋装上瓶子,再提上一袋子红枣,就可以回家生产了。
红水上午已经熬制了很多,等人们签字领好所有材料,便再次用水桶提回去了配制好的红水。
院子里的喧闹还没散尽,一些行动快的户家,都已经撸起袖子忙活上了。
总共两百户人家参与,姚卫军算过,即使每户人家一天加工两百瓶出来,那么生产八万瓶罐头,也不过就两三天时间罢了。
这样的生产效率,可以说非常恐怖,供货方面彻底得到了解决。
父亲姚显贵、母亲朱梅以及马占国三人,此刻摇身一变,都成了质检员,在村子里进出各户人家,检查分装罐头的份量,以及熏蒸时间,忙的不亦乐乎。
姚卫军则跟赵树良盯着分出去的所有材料,务求把浪费降低到最少。
就这样,当天晚上掌灯时分,便已经收回了七千多瓶成品罐头,这些全都经过了检验,质量方面跟马占国等人加工的差不多。
“明天再做一天的红大枣罐头,然后我去买些各类水果回来,后天开始上什锦罐头的生产!”
姚卫军志得意满,暗自梳理着计划。
他决定明天就出去购买各类水果,然后打电话给孙宝兵跟琉璃厂的张老板,让他们来提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