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宣传(13)(1/2)
第933章 宣传(13)
其实,《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也属于综艺电影!
跟《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一个尿性。
从一开始定位就很明确:它不算电影,只能算是一件商品。
圈钱本身没什么问题,商业电影本来就是为了赚钱嘛。
你可以靠优质电影赚钱,我也可以靠着在综艺电影圈钱…
这玩意市场会自动调节的!
犹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一部电影国内票房卖了7个亿,第二部就只剩下两亿多了…
《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卖了4亿多,口碑不错的《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才卖了1.25亿…
这就是市场自动调节的力量!
同期也有《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然后票房惨淡!
“我听沈滕讲,《情圣》这个戏是《唐探》拍摄过程中,你立项的?”
……
“明天《007:大破天幕杀机》就上了…”
沈旭东点头:“没毛病,从一开始,他们就抱着圈钱的目的来的…你看他们宣传的时候,并没有要求观众买单,而是号召粉丝去看…这就叫粉丝向电影!”
如果真能大卖,那也只能心服口服,证明中国正经电影已经堕落得连综艺节目也不如了,是时候反思了!
第二天宣传《唐探》,跟《看电影》杂志聊天的时候,问到了《快乐到家》的情况,沈旭东说了:“确实挺烂的,这个东西就是拍出来圈钱的,利用《快乐大本营》的名声…这个叫ip变现!”
所以,就成了烂片制造机!
其实,这些属于不可复制的现象,只是它圈钱成功了而已。
“过审难吗?”
“那…你怎么看《快乐到家》首周6000万票房?”
“悬疑片的套路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见山是山”,观众享受看悬疑片博弈的过程,所谓推理的过程…但一般的悬疑片可能要营造惊悚感,不太适合春节档,所以,我就加了一个搞笑的角色…顺便找了蠢贼五人组…”
“说明确实有粉丝愿意支持…没什么好说的,娱乐本身是愉悦人的,没有必要谈论高尚不高尚,而且也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标准衡量高不高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党同伐异的恶习,对于异端往往是鄙视…烂片大卖,只能说明市场不成熟…大众也没必要跟着凑热闹,要求同存异,不要狂热,提高自己的档次不是建立在否定、贬低他人的基础上的。”
“我一直想拍一个侦探的类型片,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出口。因为你也知道,意识形态对侦探类型电影的一些控制,在中国一涉案就要碰公安,而且私家侦探这个职业在我们内地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不被官方承认的一个职业…我在美国时候,经常逛唐人街,我忽然就想,哎,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唐人街的故事呢?这样我们中国演员既可以在里面出现、演,又不会被一些传统的意识形态所束缚,而且唐人街又有意思,它是一个中华文化跟当地文化的交融。”
还有,他们那伙人基本没有挑剧本的权力与能力,虽然看起来有部分人显得咖蛮大,但实际上电影圈和电视圈还是两个世界,再加上自身对电影剧本的好坏没有分辨能力,能演的自然只有小成本烂片。
复制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