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夜谈(1/2)
“我们爷孙两好久没有这么闲逛过了。”
走在楚家的园中,楚庄忽然言道。
方才楚昭昭正想着心思独自一人漫步在小院外,却不想遇到了楚庄,在老人的邀请下,二人也就在园内散起了步来。
“上一次,是在七年前的年关后……我离开宛城的前一天。”楚昭昭轻声应道。
楚庄一愣,大抵也没有想到楚昭昭能将此事记得这般真切。
他的脸上不免泛起阵阵愧疚,他叹了口气,再次问道:“准备什么时候离开?”
楚昭昭看着身旁身形已经有了几分佝偻的老人,言道:“过几日吧……”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修行之事也可以暂时放下了,多待几天吧。”楚庄再次说道。
楚昭昭想了想:“我明日问问褚青霄他们的意思,我……”
“我答应了要送他去天悬山的。”
楚庄愣了愣,也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昭昭,到了大爷爷这个年纪,有时候会不自觉的想一些年轻时的事情,这里面不免有很多遗憾。”
“对了,还有个事……”楚庄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问道。
楚庄说道这里,声音略微哽咽,显然是回想起了十多年前那场劫难。
“大爷爷你说。”
见楚昭昭如此懂事,楚庄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当时有了那个机会,族中几院都争着想要将自己院中的孩子送去天悬山,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我也没有头绪。”
楚昭昭愣了愣,她自然不敢讲武陵城中发生的一切如实告诉自己的爷爷,只是道:“为了救人……”
“这前半生你都因为我,因为楚家被困在天悬山……”
“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抗在自己身上,有时候得学会为自己而活。”
“救人?是那位褚公子吗?”楚庄问道。
楚庄看着这把剑,也不免皱起了眉头。
二人来到了水榭中,坐了下来。
“这样啊。”楚庄点了点头。
楚昭昭看着那处,不由得嘴角微微扬起:“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大爷爷来这里钓鱼,不过大多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没一会就没了兴致……”
“呵呵,聪明可算不上,但我那时的文章写的真不错,你大奶奶可就是被我的文采折服的!”楚庄笑呵呵的言道。
但有些事,她一时间还想不通透,只能看向楚庄认真的言道:“爷爷,我会自己考虑清楚的。”
“大爷爷那么聪明,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现在一定是当世大儒。”楚昭昭笑着言道。
楚庄也在这时抬头看向楚昭昭,问道:“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把剑吗?”
“你不用愧疚,因为善良,你才去到的天悬城。”
听闻这话的楚昭昭也面露笑容。
“年轻时啊,我喜欢写文章,还立志做个儒生,想要去临渊宫看看那里的士子云集大儒林立的风采。”
“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从贩夫走卒到一些江湖游侠,只要聊得来他都愿意与之交朋友。”
“当时,我们楚家可是这宛城大族,所有人都知道楚家有钱,于是流匪入城后,第一时间便冲入了楚家。”
剑身上锈迹斑斑,满是裂纹,就仿佛随时可能断裂一般。
“所以……”
爷孙二人就这样在院中漫步同行,嘴里时不时攀谈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气氛温馨。
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那位褚公子看上去家世显赫,大爷爷就是担心你被他欺负……”楚庄这样说道。
“那时候我就决定了,要让你去天悬山。”
“他哪有欺负我的本事!”楚昭昭却不屑言道,但话音一落,又想到了或许即将于褚青霄分别的事情,她脸上的神情一黯,言道:“他……”
楚昭昭一愣,她当然听懂了楚庄的话外之音。
“你爹以前也是个剑客。”
“嗯。”楚昭昭点了点头,神情略显窘迫的解释道:“我也知道这事事关家族的中兴与未来,也曾告诉过自己,哪怕自己身处死境,得不到灵剑传承,也绝不施展《观剑养意诀》,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脑子一热,便顺手拿起了一旁的剑,激发了《观剑养意诀》的法门……”
楚昭昭一愣,摇了摇头。
“但他们人数有限,那些流匪又穷凶极恶,很快宛城便失了守……”
“你爹又带着人给族人们断后,我们才有时间逃到了山上,足足待了半个多月,叛乱平息才回到了宛城,但你爹去死在那里……”
但下一刻楚庄却收敛起了笑意,他沉下了目光看向楚昭昭认真的说道:“昭昭。”
“所以啊,只要你想好了,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不要辜负自己。”
“然后你又觉得没钓到鱼回去丢人,便非得让我帮你抓条鱼来,自己却跑到一边玩泥巴去了。”楚庄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似乎是想到了那时的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