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方家海图(1/2)
第二十三章 方家海图
无他,大明朝廷对民间海上贸易,委实算不上友好。元末代表海上贸易的政权的豪强们,方国珍,蒲家等各方都没有落一个好下场。说起来,才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曾经光明正大海上贸易,在大明朝变成灰色地带了。
更不要说,大明清扫海盗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误伤。
或许算不上误伤。只是一刀切而已。就好像海商在海上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吝啬偶尔做一次海盗。在大明朝廷眼中,有时候也分不清楚,谁到底是海商还是海盗。在执法尺度上,就有一点宽泛。
如此一来,而今坚持搞海上贸易的圈子,都很隐秘。
当然了,这也有何夕对宁波府胥吏们大清扫的原因。
无他,真正的底层胥吏都是黑白通吃的。想在宁波府做事,让上面的大人不知道很容易,但是要让下面的小鬼们不知道,可就不容易了。何夕一番大清扫。将这圈子打烂了。
谁敢给何夕说这些。
不要命了。
这让何夕苦闷无比。何夕心中暗道:“我是不是该去福建,去泉州看看。毕竟刺桐港天下闻名。或许,在那边,会有些一发现?”
虽然在何夕看来,这卷轴之中,很多地形画得扭曲变形。比例尺完全不对。更是缺少很多东西。但是这是一幅海图。上面标记了一些何夕,不太在意的海岛,还写着针路。
方关说道:“如果大人不嫌弃。下官推荐,堂兄,方鸣谦,方明善出任。”
方关对汤和还是了解了。毕竟当年战场对过阵。汤和是一个很谨慎本分的事情,几乎朱元璋将事情交给了自己女婿,汤和是不会唱反调的。也是方关并不知道是汤和推荐的方家。
方关毕恭毕敬地说道:“这是家父在的时候,纠结天下各方海图,绘制出来的。”
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地圆地方与他有什么关系。他仅仅想抓住这个立功的机会。当然了,他此刻祈求大地最好是圆的,不是因为他相信地圆说,而是他衡量之后,发现如果大地是圆,对他的好处最大。
何夕说道;“对。你相信大地是圆的吗?”
只是可惜人已经死了。
真正是可惜了。方国珍死的时候才五十多岁。如果活着,而今也不过六十七八岁。还是能做事的。而今何夕也确定海上之事。方国珍才是个中老手,可比朱元璋麾下任何人都精通。
何夕说道:“你——,”何夕叹息一声,说道;“好吧。不过,这一次需要三路出发。你都有人选吗?”
如果知道了,就更不担心这一件事情了。
何夕说道:“方镇抚。”
何夕对方关自荐,有些出乎意料。在他印象之中,方关是方国珍的嗣子。何夕一直将方关当成一方诸侯之后来看待。殊不知,方国珍当年的辉煌,早就雨打风吹去了。
何夕说道:“海贸。我这一次来东南,其实这才是主要做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是顺带的。而今朝廷用度缺乏。陛下仁爱,不忍心加税百姓,因为宝钞害民之故,今后连宝钞估计也少印了。但是国家百废待兴。总是要钱的。而市舶司门可罗雀。上缴朝廷的才区区几万两。实在寒蝉。是以才有我东南之行。”
方关自然明白海上贸易的利益有多大。可以说方国珍大部分军费都是海上贸易出来的。
方关说道:“下官自荐。下官海上出身,常年跑海,门下也有当年老手。海上情况,都很熟悉。决计不会耽误朝廷大事。”
其实,方关对大地是圆的说法,是将信将疑的。说相信吧,方关觉得有一些地方是有道理的。说不相信吧,毕竟仅仅是一个说法。也没有什么铁证。为了区区一个说法,发动一次远洋航行。对于方关来说,是不能理解的。
“这才请教行家。”
何夕一看大吃一惊。
不过,震惊之余,心中也觉得理所应当。
即便何夕也不得不承认,而今海上霸主,是阿拉伯商人。大明在南洋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阿拉伯商人们。
不过,有这一副海图,何夕对方家信心大大增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