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筹备明鉴堂(1/2)
第二十四章筹备明鉴堂
不是何夕不敢答应。
实在是勋贵子弟们名声在外,一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
其实也很简单。
勋贵之中,真正有才能的。不会走文途,并不是他们不读书。而是他们不会在国子监读书。因为这些人会继承他们父辈在军中的地位。比如傅忠。这等人何须要在国子监读书。
而且大明现在的情况,武将的前途可比文官要好。
所以国子监的勋贵子弟,要么是不受宠的庶子。要么是,就是不堪造就的子弟。
这些人没有前途,几乎无法无天。更不能指望学到什么东西,能安安分分,坐在课堂上,就已经够了。
何夕可不想将这些人收在门下。
太子说道:“我知道,这些人名声不好,但是到底是跟随父皇打天下自己人。曹国公也是看在你的学问,比什么腐儒要好上太多了。曹国公也不指望他们学到什么,只求学一些能做事的本领就是了。”
“当然了,我也就是传话的人。曹国公还拜见你,再谈这一件事情的。”
何夕想了想,宋讷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何夕说道;“自信,我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撼动儒门的地位。所以他由着我。有海纳百川之意。而宋先生您。恨不得让我闭口,杀我而后快。但是世间道理,纵我何夕不言,他就不存在了。”
但是在教材上,他却犯难了。
上下尊卑,这一套不管喜欢与不喜欢。面子活还是要给一点的。胜利者也不要太嚣张了。
太子说道:“今日御前的事情,还没有完。国子监里面的事情,我也不好干预。你好生做事吧。我就不送了。”
总之,删删减减,修修改改,也是一个大工程。
何夕皱眉说道:“宋大人,不会这么没品吧。这一件事对于我来说,不难解决。这要是传出去之后,对宋大人名声不好。”
所以,一些社会学科的东西,要将一些与儒学抵触的地方删除。理科之中,只能将数学放在里面。将一些物理之类的学问,列在数学之下。
何夕说道:“没有地方,国子监不是新建的吗?怎么会没有地方??”
太子随即摇摇头,暗道:“逻辑之论在治国之道上,却不知道是何等光景。”
——
何夕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筹备教材。
宋讷说道:“我为什么要答应你?”
无他,这里的监生从小读圣贤书长大的。是的。他们并不是儒学的忠实弟子。因为年轻,是容易被吸引被改变的。但是他们的学问根底在,对于理科的内容有抵触。
何夕说道:“臣告退。”
何夕心中暗道:“不错,如果明鉴堂能够独立门户。我想做的事情,就更不受外面的干扰。”
他要将后世的很多理论在这里传下去。
宋讷脸色漆黑。他双手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果然是皇帝已经用过印玺。不是别的。就是明鉴堂的事务。何夕既然已经有了圣旨,直接拿出来圣旨 ,不就万事大吉了。偏偏说这么一番话。如果他再添油加醋说出去,岂不是宋讷大不敬。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必须跪接的。很多圣旨,其实就如同公文一般。双手送上去就行了。
“所以国子监没有明鉴堂的位子,在我这里,也没有明鉴堂的位子。”
宋讷说道:“不敢,但是国子监没有地方。”
何夕说道:“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所以,圣旨在此。”
太子虽然说他自己是传话的人。但是言下之意,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这一件事情他已经答应下来了。
何夕没有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