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子监(2/2)
“祭酒大人。”这个时候,这个老军过来了。说道:“安庆公主驸马,新任国子监司业何夕何大人来了。”
王千里说道:“这位是驸马都尉,秘书郎,新任国子监司业何讳夕大人。”
喝了几个月,嘴巴都叼了。
身为学者他有坚持自己学说的勇气,但是作为官员,一些必要的圆滑手段,还是有的。
这种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率性堂这里,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大明国子监有三千多监生,不过,规矩森严,此刻都是在上课。门庭冷落。一个老军见何夕一身青色官袍。立即上前,问候道:“请问这位官人。”
宋讷起身行礼说道:“那就多谢了。”
何夕说道:“千里,无须如此。这位老翁,只是禀报新任国子监司业到任即可。”
宋讷带着几分自嘲,说道:“我仅仅是方正而已, 又不是倔驴。天下能做到三品以上的。谁心中没有七窍。”
“他今日来此,不过是陛下爱女之心,想为此人铺路。只是国子监不是寻常地方。容不得此等滥竽充数之人。”
宋讷说道:“刘大人。晚辈遇见了难处。只能请刘大人出马了。”
当然了,何夕也知道是不可能放下的。官场上的每一个人有心人都是知道的。只是何夕也要表现出自己不以驸马都尉盛气凌人的态度。
而今喝门房的茶水,简直如残枝败叶,刷锅水配地沟水。
宋讷目光如果炬,扫过率性堂里面的学子。倒是没有人懈怠。
刘崧叹息一声,说道:“是啊。这一件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为祭酒走一趟。”
宋讷三言两语将何夕的情况,交代了一番,说道:“刘大人,您也知道,学问哪里有速成的。何夕年过不双十。也没有听说什么经世之才,虽然有一首临江仙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诗词小道也,圣人大道才是正道。”
“所以-——”刘崧说道:“祭酒大人,想让我做什么?”
宋讷根本没有去见何夕的意思,而是几步来到南厢司业所的院子,说道:“刘大人。刘大人。”
对于新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何夕休息了半个月。与朱元璋商议过后,最后安置在国子监。成为国子监司业。今天是他第一次来报告。
正是缺人的时候,他能全身而退。
刘崧起身说道:“愿闻其详。”
洪武三年才入仕。
一个老人在躺椅之中,摇摇晃晃,晒着春光。
这位刘崧可不是寻常人。即便是宋讷也不敢怠慢他。
还是朱元璋舍不得他,让他在国子监做一个司业。在京中以备顾问。
国子监分为六支堂,一正堂。所谓正堂就是彝伦堂,这是用来会讲的。在此有广业, 崇志,正义,诚心,修道。率性六堂。但是其中又有不同。分成三阶段学习。第一阶段, 就是广业,崇志,正义,三堂。这里学习的是通四书,唯通经义者。第二阶段就是诚心,修道两堂。要文理俱通,经史俱通,才能进入率性堂。
所以,何夕有意将这驸马都尉的身份放下。
何夕身上的官职最大是驸马都尉。位比伯爵。乃是超品。只是何夕想要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这个身份,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的话,自然是有靠山。坏处的话,处处端着驸马的架子,很难与其他人打成一片。
而率性堂面对毕业问题。
刘崧心中暗道:“这何夕,不像是宋讷说的纨绔子弟啊。”刘崧可是见过纨绔子弟的,国子监之中就有,很多勋贵子弟在国子监之中跋扈得不行。甚至到了让朱元璋让李文忠提举国子监,就是为了震慑这些勋贵子弟。
而何夕的样子完全不像啊。
刘崧心思一闪而过,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吧,我们去司业所说话。”
何夕让王千里带着人在门外等候,说道:“那就有劳刘老大人带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