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政府现代化(1/2)
第八十四章政府现代化
元代宝钞之法,其实就管印不管埋。大量印刷钞票,甚至还有小面额的。用来代替铜钱交易。而南宋的交子管理上就更科学了。首先一直有回收,一直控制宝钞价格,当宝钞价格低了,回在市场释放大量物资回购,让宝钞维持价格。
奈何,南宋的战争经费太大了。大到足以摧毁这个脆弱的财政体系。
贾似道的公田法,强征江南土地,本质上就是为了填交子的大窟窿。结果维系不下去了而已。
虽然都是崩溃,但是南宋是知道纸币这东西该怎么玩,只是完不下去了。而元朝就是赤裸裸地敛财了。
而明代的宝钞几乎是元代宝钞翻版。
什么叫不伤民而国库自足。此物最伤百姓。
毕竟大部分达官贵人,是事先知道宝钞的贬值的,唯独普通百姓消息最不灵通。宝钞贬值的损失大多都会落在这些人身上。
简直让人欲哭无泪。
何夕说道:“陛下,宝钞是一门大学问。一般是需要抵押物的。最后的抵押物就是金银?”
在何夕看来,是为百姓做主。为百姓谋实惠。
朱元璋说道:“后世管钞票的部门是什么?”
朱元璋不想听这个话题了。
“首先朝廷管理能力,官吏分流,其实朝廷之中真正做事的是吏员。而吏员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很多吏员只有犯罪才能有足够的收入。这一点,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一方面很多东西,朱元璋不是很懂的。他需要补更多的课。另一方面,朱元璋今日不过想从何夕那边得到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有怎么做,朱元璋还要自己想。
其实,何夕说这些是有逻辑的。
首先完成军事现代化,稳定朝局。然后解决财政现代化,从而让朝廷有更多的可支配资源。然后,才是政府现代化。
何夕说道:“未来货币,已经是国家信用货币。代表着国家信用。国家有专门的部门管理。任何货币上的波动,都会引起注意。”
“将他们引入吏员体系,用一段时间,更新换代。让他们成为大明的新鲜血液难道不好吗?”
“要解决吏员问题的。一方面打破官吏之间升职的隔阂。一方面要提高吏员整体的素质。而天下之间,素质最高的就是读书人。”
朱元璋当年四处行乞,见过听过不少此辈的恶事。
即便他当了皇帝,好几次肃清吏治。但是下面到底肃清了几分。朱元璋也不敢有太乐观的猜想。
朱元璋一愣,说道:“逢进必考?”
所谓之牙,就是衙。是衙役的意思。
“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如果有人能从吏员一步步到了部阁,必然是人才。”
“陛下。”何夕说道:“如果所有吏员逢进必考,怎么样?”
而那些士大夫就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何夕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朱元璋忽然好奇地问,说道:“我记得,你也带了几张钞票。你们那边钞票也有抵押物吗?”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车前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朱元璋听了之后,然不住以手击股,心中暗道:“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
各地吏员,简直如狼似虎,荼毒百姓。虽然这些人权力不大。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权力大到无边了。根本没有办法对抗。
二十一世纪上货币理论可比这个时代丰富太多。估计,他即便给朱元璋解说美-国,怎么用印刷纸币,这个行当。称霸全球的。朱元璋决计是不会相信的。
户部下面各司也没有专门管的机构。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这也是一个反复思索的事情。
“所谓的政府现代化。其实就是对而今朝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何夕说道:“因为,这一道体制,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
何夕说道:“是中央银行,他负责印刷多少宝钞,与回收多少宝钞。”
不过,几乎转瞬之间,朱元璋就想到一个问题。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而今整个吏员体系,有礼义廉耻可言吗?或许有一些。但是决计不多。”
朱元璋想要的是维持性的政府,而何夕下意思将政府职能与后世政府对等,是一个全能型的。几乎什么都管的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