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楼与采访(1/2)
第313章 大楼与采访
王晶的大业不断展开,小楼的房间都快不够用了,庆幸的是,旁边新建的写字楼已经正式打下了地基。
这年月修个楼并不算贵,王旭这里现在的资金并不缺乏,也就勉勉强强地能盖了。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帝都的老规划要求还在使用,这里并不能盖太高的楼,当然太高的王旭也盖不起。
一栋地下三层,地上八层的新楼就是这里设计的极限了,总造价一千多万不到两千万的样子,几家公司的总部都将开设在这里。
建筑设计是水木的建筑系和帝都建筑设计院共同承揽的,采用的是那种玻璃幕墙式的钢结构建筑,成本稍高,但施工较快,王旭也就选择了它。
设计的样式比较现代,装饰不多,简洁大方,大体上来看就是个玻璃方盒子,有些简单的纹理装饰。
这年月流行这个,无论是八十年代的长城饭店,还是九十年代的国贸大厦二期,燕莎,凯宾斯基大酒店之类的都有玻璃幕墙。
一看就知道是现代建筑,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后来各种设计师之类的成长起来之后,国家也越来越开放,建筑设计才开始有了些个人色彩。
个人认为,帝都的新建筑东城盖的还不错,充满了建筑师的灵感,而西边就真的很灾难了,充满了财大气粗的土气。
行吧,这不是什么难事,他本来也没打算和香江娱乐记者介绍自己的科学家身份,艺人身份是一个非常好的伪装。
上面也默认了这一操作,专利池产生的利益也都输送进一家独立的公司,公司的股权构成七拐八绕的,反正要想联系到王旭本人,着实得费一番力气。
对面就新开了一家画廊,和一家乐器行,还有一家卖颜料的正在装修。
不仅仅是流浪艺术家,王旭提供的场所,让这里形成了一些自发性质的小聚会,进而吸引了一些商家入驻。
于是,小两口手拉手轻松逛街的照片就出现在了香江的报纸上,类似《王霏的神秘x男友终曝光》之类的惊悚题目,很快就充斥着香江的各大报纸上。
王旭这里,规划的是一高一矮,的双子楼样式,另一栋是二期工程,得等这一栋入住了再开始在现在办公的小楼地址上建设。
附近各种小买卖也都经营了起来,特别各种艺术类的行当开始向这里聚集,谁让这里来来往往的搞艺术的多呢。
话说,香江的狗仔终于还是在帝都堵上了王霏一回,小两口喜欢在什刹海、后海一带逛街,不知道怎么让香江的记者们知道了。
来采访的香江的记者都是些娱记,内地也有一些娱记参与,不过还不成气候,总体规模不大,地点就在王旭的小院里。
这些东西交给他们干,上面放心,王旭省心,大家都开心,何乐而不为啊。
王旭只好也和姜秘书说了一声,第二天,姜秘书就带话说,保持制作人身份无妨,不要谈科学家的身份。
目的嘛,主要是蹭别人家的广告。
反正王旭主要就是两个马甲,一个搞文艺,一个搞科研,正反面一穿就行了。
新大楼的地下一层,是王旭未来唱歌的地方,王晶都觉得王旭这样每天赶场实在麻烦,就打算自己开一个场子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