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千秋功业(1/2)
第1412章 千秋功业
天子一句话,给吴郡朱氏的覆灭定了性。
逆臣当诛,钦差无错。
这句话等于群发回复了满朝参劾李钦载的声音。
都歇歇吧,吴郡朱氏该死,李钦载不但没错,反而有功。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更是将吴郡朱氏的罪名按死,现在已不是吴郡朱氏冤不冤枉的问题,而是会审朱氏的罪究竟有多大。
天子亲自定性的前提下,世家门阀一味仍在参劾李钦载,为吴郡朱氏开脱。
参劾忠臣,洗白罪臣,与天子对着干,尔等世家究竟是何居心?
区区一道旨意,看似在说吴郡朱氏的事,但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很多,许多潜台词只有聪明人才能解读出来。
世家门阀从来不缺聪明人。
颁下圣旨后,李治仍觉得不够稳妥。
“五少郎恕罪,出事了!”冯肃硬着头皮道。
李钦载嗯了一声,民变确实不好处理,毕竟都是愚昧百姓被煽动,若是一股脑全杀了,倒也无可厚非,但李钦载实在无法对普通百姓下刀。
各地官员文吏按照李钦载的吩咐,重新丈量江南土地,此举确实捅了马蜂窝。
“唯今满朝皆敌,同声参劾,朕和景初唯一能信任的人,只有英公了,请英公出手,会同三司主审此案,才最为稳妥。”
冯肃突然冲进了帅帐,摇醒了李钦载。
“你要不说出天大的事来,姓冯的,伱今晚别想好了。”李钦载咬牙道。
当然,官员也能靠着国家机器强制执行,但无疑是冒着得罪当地乡绅和宗族的风险,这便是所谓的“离心离德”。
冯肃也道:“百骑司探子也是这么说的,他们判断应是江宁民间村庄一些地主听信了谣言,以为五少郎下令丈量土地是为了加赋税,这才铤而走险,煽动民变。”
历朝历代许多民间的叛乱,就是这样形成的。
李钦载刨了世家的乱坟岗,对方来势汹汹,天子都差点罩不住,更何况署理此案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首官了。
半夜,姑苏城外大营内,李钦载正睡得香甜,梦里啥都有,包括念念不忘的温婉江南美女。
李钦载冷笑:“开什么玩笑,我会被区区数千民变吓跑?传到长安我的脸还要不要了?”
毕竟三司官员里,大多也是世家出身,很难保证他们审案的公正性。
随即冯肃却急道:“可现在民变已成气候,这些人聚集越来越多,听说他们连夜直奔咱们的大营而来,此时薛大将军领大部分兵马围伺六大望族祖宅,根本来不及回援,五少郎……咱们不如暂避风头?”
这一次你得罪这么多乡绅宗族,强制执行了政令,以后呢?
以后的政令还需不需要他们配合?这个地方官儿你还当不当了?
…………
“可是此时薛大将军来不及回援,那些民变者据说明日一早便会到达咱们大营外,那时五少郎危矣。”
聪明人眼里觉得它的发生可悲又可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形成民变,它的煽动性,破坏性都让人笑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