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人定胜天(1/2)
第805章 人定胜天
神都之中,麟德天子连开三天大朝。
就是为了金陵的疫情之事。
麟德天子为首的革新集团在政治上首次出现了退守之势。
而这次可不仅仅是鸿胪寺少卿、户部给事中、监察御史、通政司副使这几个人了,更大的鱼也浮出水面了。
第二日,户部尚书赵鹏程,工部尚书竟然站在这些人的身后,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和不满。
原户部尚书孙明远乃是三朝老臣,在太祖朝时便已经是户部员外郎,这些年一直和财税打交道,朝廷国库在他的手中运转如常,即便是再难的时候,这位地官尚书也能搞到钱应急,其运筹帷幄之能,当世一流。
说是三朝老臣,其实应该是四朝才对。
但是麟德天子不忿其兄熹宗皇帝的行径,而这位熹宗皇帝甚至连年号都没有,就没杨清源给拉下了皇位,一剑屠龙。
所以众臣在讨论国朝之时,会下意识地淡化这位皇帝。
这不仅仅是尊天子意,也是一众文臣武勋的意思。
杨清源举杯把盏,以真元传音,对着广场街道之上的众人高声道:“都说这次胜利我杨清源功不可没,其实不然。此次疫病规模之大,毒性之烈,亘古未有。我等能够战而胜之,绝非一两个人之功劳。”
随后孙明远会第二次上奏,再乞骸骨。
这次是表现麟德天子对于孙明远的君臣之谊。
文臣方面,内阁首辅于延益被熹宗所杀,天下冤之,这一行为更是在天下文人士子乃至黎庶百姓心中激起了莫大悲愤。
麟德天子表面上脸色阴沉,但实际上心里已经乐开了,这时他们闹得越起劲,等师尊彻底解决金陵疫病后,就是他们自扇耳光的时候了。
虽然这个过程麻烦,但却是朝廷重臣必要的礼节仪程。
按理说,到了他这个级别,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能旗帜鲜明地来反对一个同级别的大臣的。
在此之前,唯有富贵人家才会选择煮开水。
虽然金陵城尚未开放,但城中已然有欣欣向荣之意。
唯有到第四次上奏之时,麟德天子才会在内阁的劝说之下同意孙明远的辞官。
人可以不在乎别的,但是对于自己的性命必然是在乎的。
孙明远为户部地官,手握大周帝国财政,位高权重,在大九卿中是稳居前三的人物。
所以在各方博弈之后,这个赵鹏程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一人之力,在天地灾厄之前,犹如尘埃之于泰山,宛若滴水之于大河!无足轻重!唯有众人齐心协力,方可胜天之灾。此乃金陵所有参与到抗疫中的人的功劳!”
杨清源虽然此刻还中这金波旬的奇毒,但以他的功力还是能轻松地将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清晰可辨。
这样的成果对于大周的防疫来说,已经是堪称辉煌。
一向与新党中人共进退的兵部尚书李澄光也是
当然,朝中也是有聪明人的比如吏部天官赵艋轲就察觉出事情有些异常,理智地在一旁隔岸观火。
截止至这一日,金陵府衙统计,金陵城中共有患病之人九十四万两千三百零七人,接近金陵半城百姓的数量。
因为柴火木炭都是要钱的,虽然木柴价格低廉,但是每日都要用到,对于城中的百姓之家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这对于这些要对付新党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天赐良机。
金陵地处江南,本就是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挖井取水更是容易之极。
江南各地乃至朝廷其他州的药材,源源不断地送至,使得解毒治疫顺利无比。
金陵城中百姓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然,麟德天子第一次肯定是不允许的。
现在更是太子少师,论品级比他们几个尚书还高,如此旗帜鲜明地对付杨清源,基本等于是撕破脸了。
可惜,永安一三系固然是人才辈出,但论起年资都是不过十余年,王华和杨清源已经是百年不世出的青云直上,杨清源的功劳和才华都挑不出毛病;王华的政绩和年资同样出彩。
然而,扬州百姓的心依旧是惴惴不安。
随着孙十常特效药的定方,疫毒便不再可怕。
在杨清源的革新之下,廷推的分量甚至比原本还要大了!
而到目前为止,因疫病去世者,却不超过八千人,而且这些人,大都是死于疫情的前期。
不过,金陵瘟疫盛行,严重之极,根据前日的奏报已经有三十五万人受到了感染,虽然还没有新的数据,但众人都知道金陵的危局。
此事疫病的严重也如实的传入百姓的耳中,所有得到消息的百姓听闻都是脊背发凉。
而新党中人大都太年轻了,其中根本没有足够分量、拿得出手的人物来坐这地官尚书的位子,只能将这户部尚书之位让出。
这可以说五百年来,最大的一次疫病,同时却也是损失最小的瘟疫。
杨清源还同时宣扬开水的好处,煮开水饮用,于人体有益。
第一次的乞骸骨的奏折必然会被天子打回。
若是熹宗能执掌朝局,御极天下,那自然能慢慢消磨这种不满。毕竟皇权的力量还是强大。
即便是以太宗之声望下旨由一个资历声望不足的人来继任这户部地官,此人也有可能遭到同僚的排挤。
而城中的河流在无人继续投毒的情况下,也自然净化。
即便是天子不喜的大臣,也不会有类似的过程。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
可杨某人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他本就是闻名天下、文武双全的才子儒将,现在又有救命之恩,金陵城中的闺中女儿哪个不怀春,甚至连嫁了人的,都起了别样心思。
在人人盛传下,这两个抗疫的头号功臣,在扬州特别是在金陵城中,已如万家生佛一般,受到了万千人的敬重,更有甚者焚香礼拜,以祈福报。
但他没当几个月,就被人拉下了皇位,这使得他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上面的事情。
杨清源又组织金陵百姓,将金陵城中原有水井以高温煮石消毒,随后全部都填埋了,并重新挖掘水井,以保证全城用水无忧。
原本只有煮饭、沐浴等必要之时,才会用木柴煮水,现在金陵的百姓又多了一项——入口之水,也大都煮开。
金陵正式开放的消息传遍扬州、传遍江南、传向了天下。
不止是金陵,扬州的其他地方也有小规模的疫毒感染者,不过那都是以疫毒自身的感染力所感染的,不像金陵城中投毒这般夸张的快速蔓延,所以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