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2/2)
亥时一刻许,突然京城之中响起了三声响箭。
京畿大营的士卒,也是如此,即便朱瞻坤在昏庸无能,任由杨清源的威望再高,要他们起兵造反,肯定是会犹豫的。
……
所以朱瞻坤只能从外界招揽高手了。
就在前几日,和朱瞻坤合作的灰袍人给朱瞻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杀杨清源。
“师父!”
杨过踏白营旧部的战力虽然不俗,但是夜间巡防的人数也就是在四千人,这个人数不足以攻破守卫森严的皇城。
西厂得到了消息之后,雨化田立刻对杨清源的目的展开了分析。
杨清源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一旦真的有所动作,那神都局势将糜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东厂的曹正淳只是被迫效忠了朱瞻坤,他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便是了。
杨清源点了点头,然后目光看向了堂中众将校。
能在天策军中干到校尉的,哪个不是这从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
看到这个名字,朱瞻坤就可以断言,这姓杨的早有谋逆之心,竟然敢自称剑君,简直是胆大妄为,其心可诛。
大周六军第一,不是吹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一阵脚步声从大理寺的后院传来,不疾不徐。
今夜的巡防营士卒,有近八成是原踏白营的士卒,所以当杨过赶到踏白营的时候,不过是将巡防营主将一绑,就控制了踏白营。
剑帝谢晓峰:还好我死得早,不然直接九族不保啊!
士卒们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像一般的将领那样。这次的行动,杨清源所依仗不过是他在军中的威望。
雨化田的猜测倾向于杨清源要兵变。当小半个时辰之后,第二个重要消息传来之时,雨化田已经可以确定,杨清源就是要造反!
直到杨清源进入堂中,原本众将校才平复了心中的紧张。
是长康九公主朱琼华和十三皇子吴王朱瞻垕。
今夜能够站在这里的人,都无需再多言。
大理寺是执掌天下法度之地,也有缉盗之权。按理说夜里出府抓人,也是有可能的。
但杨清源除了是朝廷的人之外,还有一重身份,是江湖剑客,尊号“清源剑君”。
怎么看,也轮不到他来抓人啊!?
“计划自亥时一刻开始!杨过!”
至于朱瞻坤能不能坐稳这个皇位,和他有什么关系,反正东厂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示警宫中了,剩下的事情,划水就行。
先溃窝阔台,再败帖木儿。
用朝廷的正规手段杀杨清源,肯定是不合理的。
这仅仅只是今夜的开始而已,不过这个开局很不错。
“亥时一到,你率人立刻去调动京畿巡防营。”
方圆十里内的人,都听到这三声响箭之声。
杨过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强攻京城,而是控制将作监,清点兵甲,封锁皇城消息渠道,切断锦衣卫、东西两厂的联系,防止他们的提前反扑。
要知道,皇城不仅仅有禁卫军守卫,还有龙鳞卫在,锦衣卫镇抚司也在附近。
至于所谓的响应之人,绝对是有必要的。
相比于朱瞻坤视为心腹的西厂,东厂倒是一副消极怠工的样子,只是和往常一样,逐级向上汇报。
“大人放心!”张慕青握紧了手中的震天弓。
“戚元敬,铁成铉!”
大理寺中有探子,则是杨清源早知道的时候,往日可以不加清理,但今日却不得不防。
“今日之事,代号:正法。所有参与士卒右臂缠一块白色布巾,以三响为记。口令,奉天正法!”
破敌灭金谷,围歼庆亲王。
“是!”
“杨侯,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我已然安排妥当。”杨清源行主帅事时,曹雪阳也称之为杨侯。
今晚,他将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输出点。
“嗖!嗖!嗖!”
当年雪地里救下了小乞丐,已长成英武不凡的少年将军。
“王校尉,对不住了!”杨过封住了王校尉的穴道,然后将其五大绑,扔到了一个营房之中,命人严加看守。
“师父!”
比如,没有什么政治天赋的六扇门总捕头柳独峰,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一个五品总捕头,要不是杨清源出手相助,他的伯爵都有捞不着。
而有若阿尚·缪拉则骑马来到士兵们前面,挥舞着他的长剑,号召士兵们行动起来。看到缪拉这样的举动,士兵们似乎是被感染了,备受鼓舞。随着一声“将军万岁”士兵们神进了五百人闭的会议厅。
而且去京畿调兵的,只能是他!
在完成部署之后,杨清源将目光看向了张慕青。
他要去御林军的驻防地,说服天策军和晋阳军的旧部。
见到杨清源的第一时间,铁成铉便上前说道,“大人,大理寺上下已全部封禁,天亮之前,任何人没有手令严禁出入。敢有擅自与外界联系之人,立斩!”
踏白营原本不过是天策军中的一支游骑营,并没有什么太过出众的地方,直到杨过成了踏白营的统领。
杨过闻声出列,“末将在!”
眼见拿破仑的政变可能功亏篑,吕西安在士兵迟迟不响应拿破仑的号召后跳上了马背,重新向士兵们宣布了议会中阴谋家和破坏者的“恶劣行径”,并告知驱逐破坏者的必要性和不对其采取行动对议会的不良后果。同时,吕西安还为拿破仑行动的合法性"向士兵们起誓。
金世遗虽然武功高强,但是毕竟是个江湖人士,读书无多,朝廷上的弯弯绕绕,没有经历过的人,很容易被坑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蓝星拿破仑发动政变,用激昂的言语煽动士兵们,但以拿破仑的威望,士兵们对拿破仑都产生了质疑,他们也不愿意无缘无故地进攻通过国家政府合法选举选出来的代表。
“末将在(属下在)!”
张慕青以九阳真经为基,入元化之境,一千步内,箭无虚发。他就是一个远程的狙击手。
要想攻破皇城,四千人不够!必须从京畿之中调兵。而这就是一个难题。
一张纸笺,展开摊在了朱瞻坤的书桌之上。
以小九和十三的才智,自然猜到了杨清源目的。
两人身影闪动之间来到了杨清源的马前,仰视着乘黄之上的杨清源。
杨清源的行动是瞒着两人的,但看现在这个架势,他们还能不明白吗?!
看着马前的两个弟子,杨清源原本冰冷、沉静的目光透出了和蔼温柔之意,“小九、十三,你们且回自己府上去。为师此去为文皇帝、于学士、崇文书院的教习学子以及那些本不该死的无辜百姓讨一个公道,顺带为十三捎个皇位回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