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布局(1/2)
第667章 布局
“大人!大人!”
“大人!”
看见杨清源归来,大理寺众人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之前的大理寺虽然实力依旧强大,但是大理寺却缺少一个能决断大局、在朝堂之上制衡权贵的人。
虽然狄知远也是飞速成长,但他的分量还是差了一些。
自从太子登基之后,京城之内就云谲波诡、暗潮涌动,可大理寺始终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现在杨清源回来了,大理寺也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杨清源和大理寺的人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便正色道,
“叙旧完毕,立刻通知大理寺各司司主,副司主,立刻到会议堂议事!”
半刻钟后,大理寺七司的各司司主,副司主,都已经就位。
明秋司司主,大理寺少卿狄知远。
察毫司司主,大理寺丞宋惠父。
“此与草菅人命,有何区别?!”
杨清源摇了摇头,目光坚定。
在场的众人,不能说是杨清源的死忠,比如宋惠父。
但是在君权至上的年代,谋反的想法都不该有。
“想要为于大人翻案,我做不到,别说是我,就算是前宋包龙图来了,也做不到。”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迎立十三。
杨清源骤然提出了换个皇帝,自然让在场众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冲击。
太子登基,他是一直反对的。
大概过了一刻钟的时候。
广闻司临时负责人,胡蝶。
当然钱牧谦也不是说支持楚王,但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不能是朱瞻坤。
狄知远起身之后,向着杨清源郑重一揖,然后便自觉地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这些人,加上于延益的影响力,杨清源估计能影响六成以上的朝臣,到时候在请出太后,行废立之事。
君权神授,天下唯一。
倘若他们都能支持自己,那固然是最好;可若是有反对意见,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三观。
包括柳望舒也双眸炯炯地看着杨清源。
因为这件案子的冤屈不在流程上,而是其根源的罪名就是不存在的。
大周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不是谋反!这天下不是他朱瞻坤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他登基五个月,便强行分化军权,毒杀皇帝,冤枉功臣,重用西厂,滥用私刑!这样的人不配当皇帝!”
这是李宏毅曹守正等人想出来的主意。
肉就这么多,自然是吃得越多越好。
若是有不愿意参与者,那杨清源只能选择暂时将他们控制起来,等到完成此事之后,再行计较了。
工部尚书赵言自然不用多说,他是楚王死忠,现在虽然被清算,但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下面,我详细说明计划!”
况且政治和法律是伴随着国家起源而诞生的一母同胞,法律本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知远,这些日子,可能要委屈伱了!”
杨清源的这句话如同惊雷,让在场的众人都震惊不已。
那可是皇帝啊!
所以几人在谋划此事时,充分发挥了扬长避短的精神。
“有件事情想必大家也清楚,于首辅被定罪了。罪名是意欲谋反。”
“前些日子我四处拜访旧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只不过他们的府上或许有东西两厂,或是锦衣卫的暗探,所以我当时俱是没有明言,而是选择在夜间潜入。现在右都御史程青松、文渊阁大学士钱牧谦、工部尚书赵言等人,均已经答应此事。一旦事成,还有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会遥相呼应。”
所有人相互确认过眼神,随后看向了堂内唯一坐着的人——大理寺少卿狄知远。
以人的想法定罪,本就是荒谬之极。
“大人哪里话,我也是希望圣天子英明神武,可惜现在皇位上是朱瞻坤。”
即便是周明生案,杨清源都在尽可能地保证大理寺查案判案,不受场外因素的干扰。
“诸位,许久不见矣。不过咱们现在没闲工夫聊家常了,有正事要办。”
更何况赵言自己麾下也有不少亲信,整倒了赵言,能空出多少位置来。
最后站起来的是老辛和宋惠父。
“行事期间,你会同六扇门加强对于神都各坊市之间的治安巡逻,谨防有宵小之辈趁机作乱!”
“……”
先太宗文皇帝有嫡子三人,前太子朱瞻坤,楚王朱瞻圭,魏王朱瞻均。
“铁成铉!”
钱牧谦执掌礼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而且他还是一三系的实际领袖之一。
大人,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些什么?!
“!!”
纵观古今,能够废立天子,而保持政治正确,不背上佞臣之名的,唯有伊尹霍光二人而已。
胡蝶是代表姬瑶暂领广闻司的,胡蝶知道,如果姬姐姐在这里,必然会无条件支持杨清源,即便是废立天子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但朱瞻坤……是个什么玩意?!
如果说谁能最无视皇权,那就是庄晓梦了。
杨清源的话音一落,柳望舒和叶剑寒几乎不分先后地站立。
如果一个对朝廷控制正常的皇帝拼着名声不要对付某个家族,即便是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这样的豪门世家,也只能束手就擒。
铁成铉吓得连大人都不叫了,他与杨清源之间,武当的这层师门关系才是最亲近的。
“如今妖佞祸国、朝廷大乱,愿正本清源匡扶社稷者,请起身!”
“胡蝶!”
镇狱司司主,叶剑寒。
“罪名为何?大人看过卷宗了吗?!证据充分吗?”
“大理寺的正常运转就要仰仗二位了!”
缉盗司副司主,铁成铉。
别看什么世家门阀很威风,但威风的是一个阶级,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家族。
狄知远感觉自己好像和众人有一层隔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