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2/2)
因为好莱坞大片能吸引观众钱走进电影院,电影院才有资金更换好的设备,提高观影体验,相对应逼迫制作方提高电影的质量。
总之,奖项运作需要资金,奉俊昊来就是为了这笔支出。
真不是徐嘉面对官方就卑躬屈膝,换作其他人他鸟都不鸟。
“得奖固然是好事,可是跟电影市场的繁荣比起来,什么都不是,只有市场本身有了活力,这个领域才能繁荣下去,而不是畸形的靠补贴和扶持,说句难听的,在我眼里,一百个奖项完全比不上一个亿的票房。”
一晃就到了第二天。
另外带公司的人看看成片,也好统一下思想。
……
“这些都不是问题,今天是十月二十六,东惊电影节应该还在投报时间内,我们一个个报。”
除了徐嘉和奉俊昊外,还坐着曾佳、蔡怡侬、杨天真等高层。
三爷听说嘉行打算冲奖,本来也要来的。
徐嘉还得专门给人打一电话解释,不然你小子赚着国内市场的钱,去投资海外电影,帮助人家冲奖,这算怎么回事?
韩三平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我不是不愿意你们投资海外电影,只是不想你走了以前的老路子,论人文,我们上下五千年,随便拉出来一段那足够钻研的了,但电影工业化和商业化,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到了最后,弯弯除却半死不活的文艺片院线外,本土的电影产业被打击得一蹶不振。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不是一直追究于电影的深度,那只会脱离大众。
说到底,这就是造不如买的后果。
这电影本身的质量就跟枪杆似的,这资金就跟子弹,能不能打中猎物,除了枪本身要好,开枪的人技术要精准,子弹数量也是关键。
徐嘉朝苗玉晴吩咐完,才扭过头看向难掩欣喜的奉俊昊,“不过具体策略还是要看完成片后才能决定,每个电影节的喜好都不一样,这点你能理解把?”
就跟弯弯电影似的,由于导演们魔怔般地陷入了拍文艺片的想法,以至于弯弯的商业片大受打击。
奉俊昊重重点头,愈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嘉行来当投资方。
只能说做到自己该做的。
至于对方信不信自己的说辞,那他就管不着了。
“这些我都明白,《巨齿鲨》《流浪地球》《魔童降世》《捉妖记》等等这些项目都是在向电影工业方面靠,不过您是知道的,这方面我们毕竟起步晚,还需要学习和时间。”
省得有些人觉着这事不靠谱。
徐嘉顿了顿,说道:“倒不是说不投资咱们本土电影,是我觉得咱们就是从这个路子出来的,好不容易市场发展起来,更应该去做电影工业化,而不是沿着老路子。”
在徐嘉看来,其实就是这哥们儿太膨胀,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落得个墙倒众人推的下场。
“没问题,理解,我这边都听您安排。”
“奖项这块,算是附属品,能两手抓两手硬的话更好,再不济做个补充,制作重心方面我心里是有数的。”
徐嘉耐着性子陪韩三平聊着,完全就将对方当成自己亲近的长辈。
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能享受到眼下这么好的华夏电影市场,脱离不开三爷这个挖井人的功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