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来自六百五十年前,刘伯温的遗言(1/2)
林清歌办妥了猫妖的交接事宜,转身离开那间屋子,脚步不紧不慢地迈向村口。
晨光熹微,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村口那棵老树下,猫毛神正优哉游哉地坐著,几枚铜板在他指尖翻滚。
林清歌和林若雪並肩走过去,挨著猫毛神一同坐下。
林清歌歪头看向猫毛神,挑了挑眉,打趣道:“我记得你,你这滯留人间许久,还不打算去投胎?”
猫毛神闻声,手腕轻轻一抖,铜板高高拋起,在半空划了道漂亮的弧线,而后稳稳落回他掌心。
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笑容:“暂时没这个打算。”
“老朱家的天下都灭亡多久了,害死你父亲的胡惟庸已经被灭九族,逼死你的残党也尽数被斩首,你弟弟的死严格来说也不能怪朱棣。
你还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好歹在同一个朝代见过面,四捨五入一下还是同僚。”林清歌说道。
面前之人正是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璉,遇事刚果,坐折奸佞,不挠不阿,富有锐气,为胡惟庸党所胁,墮井死。
而他的弟弟刘璟,燕王朱棣起兵时,京都南京告急,刘璟奔赴京师献十六条策谋,但建文帝不予採纳。
李景隆溃败后,竟与谷王开金川门迎降。
刘璟悲愤已极,半夜渡芦沟河,冰陷马毙,冒著风雪,赤足夺路而逃,一路歷尽艰险,回到故乡。
建文二年,他不顾自己重疾染身,远途赴京进闕,慷慨陈词,上《闻见录》万言书,献应变用兵之策,无奈建文帝仍不听忠告,刘大失所望,再次归隱青田故里。
可以说如果建文採用刘璟的计策,可能事情就是另一个走向,但是他选择相信齐泰、黄子澄。
燕王朱棣即位后,召他入京,刘璟称病拒绝,后被逮捕入京。
朱棣爱惜他的才能和名望,劝他为自己效劳,並授以官职,但刘璟不改初衷,以人臣事主,死而不二坚决拒绝朱棣的一切恩惠,对朱棣不称万岁,而仍称殿下,並大义凛然地相告: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朱棣一时大怒,把他打入监狱,当晚便在狱中用髮辫自縊而死。
刘璟死后,有法官请旨,诛连其家族,朱棣念其父开国之功而不许。
毕竟刘伯温父子三人,对大明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在珠连家族,就有点过分了。
“没什么心事,只是这人间百態,可比阴曹地府有意思多了,我还没看够,急什么。” 说罢,他手指一捻,铜板又在指缝间欢快穿梭起来。
林清歌刚要抬腿走人,那步子都已经迈出去了,身后啪地一声脆响,惊得他身形一顿。
回头一瞧,猫毛神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只见他双手一拍,脸上没了方才玩铜板时的懒散劲儿,取而代之的是少见的郑重其事说道:“你还別忙著走,真有件大事!”
“什么事?” 林清歌停下脚步,回身问道。
猫毛神把手里的铜板一股脑儿塞进兜里,站起身来,神色凝重了几分:“我父亲,六百五十年前,托我在六百多年后再遇到你时,给你带个话,想请你去一趟海州。”
“你说谁,我,现在去?” 林清歌伸出手指了指自己,满脸诧异。
本书首发 找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方便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猫毛神点点头:“我父亲六百五十年前,都快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紧紧拽著我的胳膊,千叮万嘱,就怕我忘了,让我一定得把这话传到你这,你要没说我有什么心事我差点忘记了!”
林清歌紧盯著猫毛神,拧著眉追问道:“刘大人真那么邪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