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大冒险任务:禹王的心愿(2/2)
李梧炎:“你觉得三牛子做饭好吃?还是他自己想要当厨师?”
姜每:“那倒都不是。”
李梧炎:“那干嘛骗他,更浪费他的时间在错误的方向上。”
姜每:“……好吧,可是……”
“汪汪~”大黑挡在姜每的面前,
姜每摸了摸大黑狗头:“怎么了?大黑。”
大黑:“你去哪?不管孩子了吗?”
姜每:“呃……是你的孩子吧?”
大黑:“奶爸就不是爸了?反正我不管,你要搞定三个崽~”
姜每:“我今天有事,不能带小傢伙一起去的……”
这时,三小只欢快地跑了过来,掛在大黑的脚边,滚来扑去,又玩又叫,吵闹得不可开交,
大黑不胜其扰,扒走这个,又来那个,快要抓狂啦,“姜眼镜,你必须搞定他们仨!”
姜每正想要温和地劝大黑,忽然想到李梧炎的话:“有话就直接说。”
姜每:“大黑,今天我不能帮你带孩子。作为父亲,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今天,你就好好带孩子吧!”
大黑幽怨地看著姜每,最后无奈地走开,脖子上掛著一小只,背上趴著一小只,脚边还滚著一小只,整个犬的背影透出那么的生无可恋……
“我们走吧~”
姜每和李梧炎,开著车,向市里出发。
现在,农场的车已经从三轮车升级成皮卡车了。
姜每和李梧炎先到段誉飞的家接上段誉飞。
段誉飞早就迫不及待啦,一上车就问:“老板,今天咱啥任务?”
姜每:“咱们先找地方吃早饭,一边吃一边说。”
老洛城的汤馆多,不出十步必有一家汤馆,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豆腐汤、牛丸子汤,羊杂汤,牛杂汤……
一口大锅就支在店门口,热气腾腾冒著香气,
食客们排著队,端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汤,在来个外焦里嫩的芝麻烧饼,往路边的折迭桌边一坐,实在没座了,台阶上蹲一个!沿著碗边先舀一勺汤,合著热气嗦进嘴里,这一天就舒舒坦坦地开启啦~
姜每、李梧炎和段誉飞,坐在牛肉汤馆里,喝著牛肉汤,吃著饼丝(一种特色麵食,將麵粉烙成薄麵饼,再切成长条形状,泡在汤里吃)。
“没加盐呀”段誉飞喝了一口,说。
牛肉汤老板正好端著一碗牛肉汤给顾客送出去,听见段誉飞要加盐,就站住了。
“小伙子,不是洛城人吧?”
段誉飞:“啊~你怎么知道的?”
牛肉汤老板:“嗨,一看就知道!咱老洛城牛肉汤,那就是不加盐的,咱们喝的就是个原汁原味,味道甘甜的汤就代表牛肉新鲜,是当天早上现宰杀的,不信你们尝尝?”
姜每好奇地品一口,果然,牛肉汤肉香和香料香味之中,还有著甘甜的滋味。
牛肉汤老板得意地说:“老洛城牛肉汤正宗的喝法,头半碗喝甜汤,后半碗加盐加辣椒油泡饃吃,一碗不够再续一碗,咱们的汤啊管饱续吶。”
“老板,我的牛肉汤吶?”
“来嘍,您的汤~”
姜每和段誉飞受教了,按照老板教的方法来喝牛肉汤,果然別有一番滋味。
吃著早饭,姜每把任务向李梧炎和段誉飞说明。
姜每:“咱们的任务就是寻找大禹治水时代一个女医者的信息。”
段誉飞:“这个容易啊~”
姜每:“?”
“有什么办法,你说。”
段誉飞:“找周小史啊~他可是一部活图书馆呢~”
段誉飞:“周小史是歷史系毕业的,又在档案局工作,他对於歷史记载、古文县誌都特別有研究!”
姜每:“对呀,怎么没想起周小史呢~”
於是,他们兵分两路,姜每和李梧炎去市图书馆查文献书籍。
段誉飞去档案局,和周小史一起查县誌档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来看姜每和李梧炎,两人来到市图书馆,查找神话传说类的书籍和释读本。
“大禹治水”诞生於“传说时代”,在文字產生之前,依靠人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关於“大禹治水”这段歷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于2500年前中华最早的文献汇编书籍《书经》,其中《尧典》和《禹贡》两篇讲述了大禹治水的歷史,后来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在《夏本记》中描述了大禹治水和划分九州的故事。后世关於大禹治水的记载多来源於此。
同时,歷史学家经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对大量考古发现、中华各地大禹治水遗蹟、现今山川水势的歷史变迁等多方考证验证,大致分析出大禹治水的地理范围。
《孟子滕文公》中说,“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歷史学家的普遍观点是,大禹治水的范围应该在今中原及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及其边缘黄河、汾水、渭河、洛河、泌水支流匯集黄河的地区,其中洛河与伊洛河下游相连地区,是雨量变化最大地区之一,洪水灾害频繁,出现特大洪水是有可能的。
除了歷史文献考证之外,別忘了,姜每可是有大禹本人的亲口讲述呢,大禹的讲述中有龙门山、孟门山、地上悬河,按照大禹的讲述,毫无疑问,当时的治水范围就是中原地区。
而且,龙门山,应该就在老洛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