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论不过,真的论不过(1/2)
第75章 论不过,真的论不过
“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
江木淡淡道。
本打算离开的赵念生面露诧异,不由追问:“可否具体些?”
“所谓‘致虚极’,非是教你放空头脑,万念俱寂。此‘虚’,是要你将那‘我’字,彻底打碎。”
“将‘我’打碎?”
赵念生神色凝重起来。
“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是他从《道经》中选取的。
《道经》与诸多灵物一样,是当年突兀降临此世的异物。
因其内容残缺,文字晦涩,多年来不知耗费了多少大能心血进行研读破解,才勉强拼凑出一部相对完整的经书。
各家论道时,常以此书中的只言片语阐发己见。
例如三年前的问衍道会上,来自风洲孤月峰的灵妙竹,便曾于“上善若水”一题中提出独到见解,令在场众人叹服不已。
不愧为天下第一女夫子。
六边形战士。
江木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说的简单一些,便是将你心中累积的名相、知见、好恶、得失,乃至对‘道’的执着,尽数涤荡。”
“如同将这间屋子,从梁柱到微尘,全部拆空,不存一物。”
“届时,心体方能如太虚,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内无外,方能容纳万有,映照大千。”
“这……便是虚!”
赵念生浑身剧震,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内无外……”
他失神地喃喃重复,脸上先前的倨傲与不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震撼与敬畏。
难怪鸿远真人曾无比推崇此人,果然厉害。
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他稳住心神,再次恭敬请教:
“那……这‘静’字,又当作何解?”
江木抿了口茶,悠然道:
“此‘静’并非与‘动’相对之静。若心守死寂,便如顽石,如何能应万物之变?”
赵念生浑身一震。
静非动静之静?
这个观点当初灵妙竹就提到过。
只是当时这女人并未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没被其他人认可。
江木坐在椅子上,抿了口茶,悠然道:
“此‘静’,是‘虚极’之心体,如同深渊之水,表面波澜不起,内里却含藏无尽生机与明澈。”
“‘守’,也并非用力把持,而是不随境转,不逐物迁。于一切纷纭变幻中,此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不随境转,不逐物迁……”
赵念生呼吸陡然急促,眼中迸发出恍然明悟的光芒。
原来以前,我理解错了啊。
不对,是师父理解错了,毕竟我是他教的。
江木最后道:
“若你打坐时,心中若存一个‘我要入静’的念头,便已离了‘虚’,失了‘静’。
你与杂念对抗,便是认杂念为实有,心随它去了。不如回归本源,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能如此,方是‘致虚极,守静笃’。”
赵念生如痴如醉,继而面露震惊,脚下踉跄着连退数步。
看向江木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他想反驳,却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所有既有的认知都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竟找不到任何立足点来支撑反驳的念头。
接下来,他又小心翼翼问了几个问题,都被江木轻松作答。
他原以为理解透彻的义理,被对方毫不留情地指出根本性的谬误。
他笃信不疑的见解,被对方从根基上彻底颠覆。
反正他就是全方位的错了。
一个彻头彻尾,一无是处的错误集合体。
赵念生脸色惨白,眼神涣散:
“所以,这些年来,我所认知的……全都是错的?
我是笨蛋?不,师父也是笨蛋,师兄也是笨蛋,我们都是笨蛋,笨蛋,呵呵……哈哈哈哈……”
他转身。
失魂落魄的走出大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