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诡诈对诡诈(1/2)
第372章 诡诈对诡诈
内心些许的戏言,并未改变麋威心中的惊喜。
诸葛乔更是直接在旁抚掌大赞,同样喜形于色。
是的。
按照麋威和左右谋士的计划。
这次渡河北伐,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刘禅本人亲征。
其次才是麋威打着天子旗号,假装刘禅亲征。
但基于前世或者说后世的历史经验。
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后患无穷。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没想到一转头,刘禅就领悟到了自己的意图,主动跟了上来。
麋威不由再次狐疑地看向董允。
而董允还是一脸面无表情。
也罢,能来就好。
接下来,各部按照麋威的计划,迅速封锁大河故渎沿线的城池。
却只是围而不攻。
除非魏军出来阻击。
包括张飞那一路,同样如此。
但很快,两边就显出了差距。
麋威这一路推进迅猛,隔天就完成了对顿丘城的初步围困。
王平、句扶两个前锋甚至在困城之势一成,就马不停蹄地往北边和东边的阴安、卫国分头进发。
遣往北边的斥候,甚至已经摸到了更北边的元城郊外。
与之相反,沿着白沟一线进发的张飞部。
至今仍在黎阳南部的河岸之间与魏军缠斗。
“张卿年事已高,会不会有所闪失啊?”
刘禅虽然打定主意不干涉任何军事行动,一心抱麋威大腿。
但来都来了,也不可能对诸事不闻不问。
看到两边进度差异巨大,不免有所顾虑。
但左右唯有侍中董允算是清闲。
而董允的军事水平也就比他强一点点,同样没大看得懂。
好在张飞随行部属里正好有一位蜀中的老熟人,河南尹蒋琬。
其人正在南岸的白马为张飞总督后勤,两边隔得也不算远,于是董允亲自渡河去了解情况。
半日后,董允匆匆归来,对刘禅报喜道:
“张骠骑老当益壮,已经在黎阳城下连斩两员敌军偏将,势不可当!”
刘禅更不解了:
“既不是老将军抱恙,何故推进迟缓?”
董允道:“因为白沟一线的魏军蜂拥南下,全力阻击张将军。”
刘禅想起早前麋威对着夏侯楙“指鹿为马”之事,感觉抓住了一丝灵感。
双眼精芒微微一闪:
“这是为了伪装全力救驾?”
“确在伪装,但不是简单地伪装。
董允轻轻摇头。
“正如蒋公琰所言:彼之诡诈,不在前,而在后。”
刘禅当场被这话给绕懵了。
眸中好不容易闪烁的慧光,瞬间清澈。
董允耐心解释道:
“此事关键在于夏侯楙这个假魏帝是否被我军俘获。”
“若不曾俘获,那白沟一线的魏军自当伪装全力救驾,不使我军生疑。”
这一点刘禅还是能听懂的。
“那在后不在前又是何意?”
董允道:
“夏侯楙被俘虏后,白沟一线的魏军已无继续伪装的必要。”
“照常理而论,我大军骤然渡河袭击,出其不意,各城应该坚壁而守,层层阻截,待各路增援上来,再乘我军疲敝,并力合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