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扯证(2/2)
方堃上了五千,吴兴国郑卫东同样跟著上了五千,大宝金子他们则是两千,写礼单的老头儿手都是哆嗦的。
所有客人上完礼,主家清点礼钱之前,他得率先清点一遍確保无误,唾沫沾钞票捻著来回数,越数越数不清。
钟楚楚的娘家人晚的几个至亲,瞅著都惊呆了。
人家外面都说爭做万元户,这怎么收礼钱都能收出个万元户来!
钟母再看向自家闺女,这丫头是不是瞒著自己什么,他们只知道姑爷做生意赚钱,可具体赚多少可没个准数。
私下追问,钟楚楚则是敷衍道:“哎呀妈~你老问这些干嘛,具体挣多少我也不知道,韩錚不告诉我,我也没问。“
钟母瞪道:“你娘是老了,可还没糊涂,少糊弄我。”
见钟楚楚不说话,又低声急道:“你是不是傻,你都嫁过来,韩錚赚多少钱,家里有多少钱,不得上交给你?男在外面挣的越多,你就.”
“妈~你就放心吧,等我二哥结婚,需要什么韩錚会帮忙的,你先给我哥相一个再说。”
“还有,你大哥家小子上中学,城里总比乡下..“
钟楚楚一一应著,不应能怎么办,都是自己亲人,撕破脸皮以后还走不走亲戚,还联繫不联繫了。
別说这些,老钟家乡下的砖瓦房在平房的基础上已经起了二层小楼,全是韩錚支援的,后面才知道的韩大山夫妇也是背后嘀咕几句装起了糊涂。
这种条件在乡下,一般是女方派过来的媒婆踏破门槛儿的,坏就坏在自家二哥邋遢,不爱干活儿,还老眼高手低。
落钟楚楚眼里,这就是没出息。
韩錚陪著方堃他们没少喝,主要是和吴兴国那些潮汕人嗷嗷碰,整个华北地区的市场一打开,日销十万条裤子都不在话下,这里面的利润是恐怖的。
在外面他听堃哥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可在家不是,尤其是每次跟著钟楚楚回娘家o
那排场,那气势,是他最得意的时候。
“哥,你放心吧,我一定安安生生的。”
“你心里有个谱就行,把我的话当回事,现在就是有人主动挑事打你,也要忍著挨下来,別动不动摇人打什么团架。“
韩錚听著冷不丁脑子清,酒意消失大半:“哥,是不是要出什么事儿?”
“听我的就行了,越低调越好。“
现在街面上是个什么行情,下乡的那些人一批接著一批的回来,很多以前的刺儿头也跑了回来,可哪有那么多工作给你干。
没活儿干,没钱挣,生活一地鸡毛,成天就是晃荡在街上当混混。
一想到明年,方堃自己是不担心的,可他担心韩錚大宝这些人,尤其是大宝,年纪轻轻弄了个光头,还特娘的在左胳膊上刺了青纹了身,夏天穿半袖出门,往上一捋,怎么看都不像好人。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
薛建军在夜校顺利毕业,拿到了其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文凭。
一个乡下小子,一步步走到现在,这里面的苦到底吃了多少,也只有薛建军自己知道。
落方堃眼里,则是一年比一年成熟,身上那股稳重劲儿,根本不是以前那个灰头土脸小子能有的。
文凭拿到手,肖家迅速发力,把薛建军从门头沟调到了东四派出所,正式解决了编制问题。”哥,我和从南敬你一杯。”
肖从南在一旁跟著举杯,俩人现在是越看越有夫妻相,对於方堃,其才华和影响力,还有对建军的帮助,是值得她尊敬的。
方堃笑道:“老话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咱俩不算师徒,你来投奔我,后面又认识了从南,说穿了都是你的造化,机会摆在面前,关键是你抓住了,你应该敬从南一杯,更敬自己一杯。”
薛建军现在是神清气爽,笑道:“哥,你也毕业了,是下海经商,还是在哪儿工作?”
“我啊,我倒是想无事一身轻,天天喝喝茶看看报,有灵感了动动笔桿子,不过学校不放我,留校做老师。”
薛建军眼里止不住的佩服,他对方堃是绝对佩服的,在京城待的越久,越能体会到他们老家那小地方小山村和这里的差距。
自己已经不易,凭的全是命好,贵扶持,可堃哥呢!
从小山村考进乡里初中,再到县里高中,最后更是通过高考来了京城,一步步到了他需要仰望的程度。
单位有女同事时不时就会聊到堃哥写的小说,可能他自己说出来我认识方堃,我俩是老乡,更是前后房的邻居,说出去都没人信。
一顿饭吃罢,方堃目送他们离开,他觉著自己有点多愁善感了,年轻人不应该有太多这种情绪的。
三味楼一层和后院厨房已经装修完毕,水泥地,大白墙,將近三十张桌子,后厨气势更足,四口大灶台,那煤气罐子瞅著跟炮弹一样。
验收完毕就是热灶试菜,今天除了方堃,还有两个不认识的老头儿在,隋三味介绍是京城饭店的厨子,应该是有师承关係。
“原本计划七月底开收徒仪式,后面赶装修进程就给耽误了,不过好饭不怕晚,好事多磨。”
酒楼內,桌子椅子挪开,腾出一片空地。
不光方堃他们在,耿佳伟曹杰两人的亲人也在一旁观礼。
这种师徒关係不是说按月给工资,纯粹的上下级关係,以后乾的不称心了,撂挑子走就行。
师父师父,先师后父,以后是一辈子的事儿。
堂上摆厨师祖师爷,詹王排位,设香炉,贡品。
隋卞坐在前面,京城饭店的薛师傅先主持致辞,师父点头开始。
耿佳伟曹杰递上拜师帖,行叩拜礼。
“—叩首(敬柔地),日月北斗,柔长地久!”
“二叩(表志向),师徒联,名扬九州!”
“路叩首(立承诺),永记师恩,功德千秋!”
敬茶,改称呼,这礼不需要太繁琐,如此也就成了。
做厨子有师承和没师承完全是两三概念,起码这一拜,这俩小子今后的前程是不亥发愁了,不然两家父母也不会这么乐意。
两个正式徒弟收完,就是隋路味的路三学徒,这也是新店开业前必须要的人手。
不是僱工关係,而是学徒关係,在厨房忙活不在前面露面,多少也能自圆其说。
而且隋卞也不知道是欠哪儿找的人,净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子,而且有一三铁同特徵,就是家里面特穷,穷到揭不开锅的那种。
“西单的老店就先由佳伟你来仏著,曹杰跟我来新店帮忙,你们师兄弟以后要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我这三做师傅的一碗水端平,不会偏袒谁,也不会刻意打压谁,机会以后有的事,你们要努力。”
“是,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