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火红年代!(2/2)
“样刊真到了?”
“给,还没拆,漫画前期肯定是得连载刊登的,每日追读才能增加热度和销量,你的单行本估计得明年了。“
寧姚也不第一时间拆,就是来回爱不释手的翻开包裹外表。
拆开,除了手感不错的《周刊少年jump》新一期的样刊外,就是匯票单。
这次不能去邮局拿钱了,接收国际匯款的主要是种银行和西联匯款渠道,这里面还涉及一个匯率问题。
杂誌都不用翻,外面封皮就是抱著一条青龙的孙悟空,后面比克大魔王,科林,天津饭,雅木茶,龟仙人环绕其后,七颗龙珠散落在各处。
单从封面上看,就挺吸引人,寧姚翻看著,儘管是日语,可还是笑的很开心。
方堃瞥了一眼道:“等著吧,只要热度一上来,总有一天会翻译成各种语言全球各个国家发行,到时候你就是享誉全球的漫画家的。“
寧姚美目看了他一眼:“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看来得抓紧第二部的更新了,我也不能懈怠!
99
下午俩人先去邮局签了个字,又去种银行拿钱。
单页三千五百日元的稿酬,一共是八十九页,共计三十一万一千五百日元。
工作人员办理手续的时候极其惊讶,因为这匯票上面写的很清楚,集英社,龙珠。
兑换成软妹幣的话,就是18390元。
直接喜提万元户!
等现金的时候,年轻的工作人员也把方堃认了出来,对於方大作家已经有对象,心感可惜,可转头对上寧姚拿到日笨寄过来的將近两万块的稿费,更是震惊。
一千一沓,共十八沓,这钱多到唬人的很,俩人被请到了单独的会客室,毕竟在大厅交接被人看见,引起骚乱不说,有可能还会带来危险。
“寧姚同志,一万八不是个小数目,你就这么带出去太惹眼不说,拿回家可能也睡不安稳,我们银行这边还是建议存起来最稳妥。”
寧姚想到了地下室的现金,哪怕被搬了两百万,可仍旧量大管饱。
看向方堃,后者笑道:“存起来吧,银行现在的利率是多少?”
工作人员一听,热情道:“我们这边的活期存款年利率在1.44%,我建议还是存定期,年利率在7.92%,如果存五年期的定期存款的话,年利率在5.04%,也就是说五年后,除了本金你们还可以拿到....”
茶几上摆著一个电子计算器,咔咔一顿按,一万八存五年,到时候可以额外拿到四千六百块钱寧姚的確心动了,出了银行,还兴致高涨道:“这利息比每天上班发工资都高,要按这么算,我这辈子不用上班都能养活自己了。“
方堃打击道:“那你有没有考虑到以后会不会通货膨胀?”
“再通货膨胀能涨到什么程度,五年四千六啊,好多人一年也挣不到一千块。”
方堃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两万本金存银行就敢想舒舒服服的靠利息养老,不用十年,再有五年寧姚都不敢这么想了。
傍晚回学校,一连七天的確什么事儿也没碰上。
玩心收拢,方堃进行了学校的最后一场期末大考,隔天就是拍照。
知晓只提供班级大合照,系院大合照,前者免费,后者得额外收钱。
毕业分配工作,不是说北大的学生都会留在这里,有自愿回家乡发展的,也有被分到地方的。
所以至此一別,嘴上说著有机会常聚,可闹不好在学校就是最后一面。
所以学校拍完,都是去外面凑钱租相机,满京城的跑,两人的,三人的,一个宿舍的,嗷嗷就是拍。
方堃宿舍喝了一次酒,地点就选在帽儿胡同赵勇军的新家。
没有喝红星二锅头,六个人三瓶莲白,后面不尽兴又整了些啤的。
所有人喝的醉眼朦朧,方堃没有刻意收著,就像人生难得能有几次糊涂一样,喝酒图什么,该醉的时候就得醉。
当晚转醒,一起返校的途中,赵勇军叼著烟道:“家里那边通了信了,不用七月初,下个星期天一家子过来。”
方堃笑道:“好事啊,人多不多,我把车借给你用两天。“
“我最开始想著是老婆孩子过来就行了,后面一想家里老子老娘也没出过远门,更別说来首都了,既然来就都来一次,搞到现在老丈人他们也要来。“
赵勇军样貌虽然显老,可更平添了几分稳重。
“乾脆一起来,趁著没上班之前招待一下,也算是给现阶段划上一个句號,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至於车,赵勇军直接给摆手拒绝了,麻烦方堃已经够多的了,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借车充当门面的。
自家人知根知底儿,一个丈母娘半个妈,又不是没结婚前需要打扮倒饰门面。
邓玉堂家摆满月酒,方堃提前一天过去帮忙,小姑娘眼睛瞪的老大,半天都不带眨一下的。
吉普车帮忙用来运席面需要的酒菜,垒大灶,搬桌子,最后一桌吃席,收拾完方堃隨大眾上了两块钱的礼钱。
以后礼钱会上涨那是以后的事儿,大不了等自家小子以后长大了他们那一辈多上点。
席面剩了几条红烧鱼,夏天放不住,放久了吃不完也是个坏,方堃往家里拎了一条。
德柱那廝这两天,鱼鳃鱼泡吃了个饱,连前院的大槐树也不趴了,圣贤时刻,看石雕鱼缸里的鱼是前所未有的和善。
月底,学校进入了这学期最后收尾时刻,高中生要准备迎接一个星期后的高考,各大高校准备迎接新一批的新生,大一学生脸上退却了刚入校时的青涩。
方堃这捆老韭菜终於要被割了,工作分配开始。
“钢集团?这是干啥!”
张伟一脸懵,大家虽然嘴上都说无所谓,去哪儿都是投身国家建设,可真到这时候,心里要没点小期盼是假的。
部委不行,要求再降点,哪怕去个跟文科沾边的报社杂誌也行啊,怎么进企业单位了!
方堃在一旁:“你咋呼什么,京城石景山钢铁厂,国內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你这话说的,我们东北还是重工业基地呢,缺这一个钢铁厂?“
“那你打报告拒绝分配唄。”
张伟欲哭无泪,方堃懒得搭理这傢伙,首钢今年刚刚推行了经济责任製革改,利润创新高。
八二年的制度革改,可以说是全国头一份的,也不是方堃吹,以他们北大毕业生的身份去工作,怎么可能去做学徒做钳工。
给个十年八年的,这小子绝对比谁都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