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电报(1/2)
第150章 电报
韩錚家的小院儿已经完全翻新好,方堃和寧姚到的时候,人刚站在巷子口,就能闻见一股炒菜的香味儿飘过来。
这院子方堃熟络,轻车熟路的到了门口,那股辣椒炒肉辣椒煸到极致的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这门上面怎么是两个木簪子?”
方堃跟著抬头瞅了一眼,原先的木簪子脱色严重,现在已经上了一遍红漆,圆切面蓝漆底,鎏金字写了『吉祥”二字。
“满清入关之前,在瀋阳有一个故宫,入关至结束统治长达两百六十余年,更何况京城作为歷代王朝的首都,达官贵人,乡绅商贾有著明確的等级制度。”
“普通的百姓之家,多是两颗门簪,用来体现平民身份,大宅门上多是四颗门簪,常见於普通官宦和富裕人家,要是王府,那就不设门了,看的是门钉数量,恭王府你也见过了,肯定没注意大门上的门钉吧,一共有六十三个,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寧姚瞭然的点了点头,眼珠子一转,又狡猾的问道:“那满清具体是几几年入关,几几年终结的?”
方堃好笑道:“你这问题问的,也太不拿咱当盘儿菜了,这问题估计小学生都能回答得上来,1644到1912,具体多少年你自己算去吧。”
门簪门槛儿,对应了大家常说的门当户对那四个字,更有了高攀和下嫁的来由。
古代阶级制度森严,不光体现在人事,更具象在建筑上。
现在是在建筑上体现不出来了,阶级也有所鬆动,可这个东西一直存在,而且越往后越难跨越。
俩人的说话声不大不小,可还是被里面的人给听见了,最先出现的是钟楚楚。
头髮分两半用皮筋扎成两个马尾搭在肩头,脸是瓜子脸,谈不上多惊艷,可胜在耐看,关键是皮肤好,这一点在农村乡下是极其罕见的。
方堃不知道怎么地,下意识想到了南锣鼓巷某四合院那姐妹俩。
“錚子,爸妈,方哥他们来了!”
钟楚楚先喊了一声,跑出来招呼道:“方哥寧姐。”
寧姚把带的糕点和粽子递过去:“你们俩可算是有个结果了,恭喜你们。”
“谢谢你寧姐。”
钟楚楚脸上的喜色藏也藏不住,她是喜欢韩錚的,不然当初也不可能在一起。
可这只是个感情基础,在知道韩錚那么赚钱后,心里便早早打定了主意,必须死死抓住这个男人。
不为別的,就为了从门头沟的乡下进入城里生活。
苦熬两年,现在终於是修成正果了,这独门独院的小院子,韩大山父母明確表示结婚后也不会搬过来一起住。
更像是不乐意跟他们一起生活似的,可这正中钟楚楚下怀,她现在是夜夜兴奋的睡不著觉。
至於俩人从一开始就能不能成,钟楚楚是毫不担心的,只要拿捏住了男人,父母阻挠什么的都是浮云。
跨进门槛,韩大山和媳妇儿李慧兰已经迎了出来。
“方叔,兰姨。”
“爸妈,这是方哥和寧姐带的。”钟楚楚抬了抬手里的东西。
“你这孩子,过来就过来,拿什么东西。”
“今儿可是端午,錚子和楚楚马上又要结婚了,又赶上乔迁之喜,我们要是空著手来,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死。”
“有心了有心了,进屋...”
几人一阵客套,倒是钟楚楚爸妈爸妈的喊看,熟络程度让方堃寧姚咂舌。
老两口也应的乐呵,这哪里像是韩錚之前说的阻力比天大。
不知道的人看了,只会夸讚闔家幸福。
进入客厅,地面没有铺地板,不过窗沿下有暖气片,一整套西式的黑皮革沙发茶几,上面还盖了极具年代特色的白色楼空纹沙发巾。
方堃扫了一眼,笑道:“装的挺不错的,装修师傅还是王师傅他们?”
“还是他们,原本我也想学您铺地板来著,不过我去市场一问,价格太贵想了想就算了,这沙发家具都是我和楚楚一起挑的。”
一块儿地板,不管是木地板还是瓷地板,最便宜的都是三十一块儿,他们一听价格直接给劝退了。
韩錚本意上是想向方堃靠齐的,不光是为人处世、说话举止上,就连装修他原本也想弄成中式的。
中式的有档次,有调调,堃哥家的屋子给他的就是这种感觉,可奈何爭不过钟楚楚。
现在屋里一归置,虽说风格不一样,不过同样崭新亮丽的不得了。
看向空空的柜檯,韩錚主动接话道:“这里打算放一台电视机,等结婚后洗衣机缝纫机冰箱什么的都会买齐。”
韩大山拿出烟接话道:“这俩孩子能结婚,说起来我们两口子还得感谢方堃你。”
嗒別背后损咱就行...方堃心里吐槽著冒了一口烟:“您这话说的,他们俩结婚感谢我做什么。”
韩大山摆了摆手:“没有你,哪有这小子现在这副光景,更別说这独门独院的院子了,出门左拐几分钟就能走到天安门,换之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我们俩也没什么能力,装修什么的也没出钱,也就最后面这个缝纫机冰箱给他们买一买..:”
这些物件隨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大傢伙,老两口哪怕知道这可能都是钟楚楚在自家儿子耳根边吹风要的。
可既然已经认了,这种话只能背地里私下俩人悄声嘀咕嘀咕,可做爸妈的该表示的还是得表示。
方堃瞅著现在这其乐融融的一家子,也得亏婚后不住一起,不然时间一长,指定有大仗。
在客厅嶗了一会儿,李慧兰要去厨房继续做饭,钟楚楚和寧姚跟过去看看哪里需要帮忙打下手。
几个老爷们几儿则在客厅坐看先冒了一根烟,文起身里里外外逛了一圈。
京城的四合院,拋开大杂院且不谈,独门独院的院子是真心让人喜欢。
北屋全天能照到阳光,东厢西厢隨著太阳东升西落总归能打进去光束,院子里有柿子树可以乘凉,秋天了还能做柿子饼。
下面还有桌子,夏天吃饭完全可以在屋外,厨房厕所,麻雀虽小五臟俱全。
这日子就过去吧,跟那些脏乱差的大杂院一比,幸福感会无限拉高。
起码钟楚楚现在就觉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晚上七点多开饭,原先是打算在屋里,方堃提议给搬到了屋外,门口屋顶上的灯亮著。
韩大山吨吨吨倒上酒,所有人举杯碰了一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好半天才从韩大山喝醉后『你听我说”的碎叨中逃离出来。
寧姚靠在方堃肩膀处,手挽在对方胳膊上,她很喜欢俩人这种饭后漫步在街上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