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命二运三风水(2/2)
方堃也没催,这也不怪他们,经歷过前几年的风雨,犹犹豫豫是正常现象,掏钱他们咬咬牙也能拿出来,就怕凤向有变化,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人还栽上面了。
而方堃也是临时起意,指望他自己肯定开不成饭店的,毕竟没啥手艺,可投资做个股东还是可以的。
隋三味厨艺一顶一的好,只要饭店地段选好,不愁赚不到钱,只是现在提赚钱,明面上多少还有些避讳。
酒足饭饱,方堃送唐老头儿回家,自己才返回香山半亭。
第二天早晨收功,韩錚卡著点,手里拎著包子钻了进来。
“哥,猪肉大葱馅儿的。”
方堃一口咬半个,道:“这几天你看看哪里有装修的老师傅,给我联繫几个。”
韩錚看了眼房子:“哥,你要装修?这房子也没必要啊。”
“昨儿在东城买了套四合院,倒是没什么大地方需要修,不过毕竟老化严重,住进去之前,
得里里外外归置一遍。”
说到这里,方堃看了他一眼:“你不是说钱愁的没地方么,也可以打听打听留意一下市面上谁要卖四合院,买个几套,你就不用藏钱了。”
韩錚抒了抒自己的大背头:“哥,房子够住就行,那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总不能买来放著吃灰吧,我们家这院子住著就挺舒服的。”
“我说的是城里市中心,出门儿就到故宫的那种。”
“在哪儿它也一样啊。”
“得,当我没说。”
方堃大无语,这傢伙真是油盐不进,不过也很现实,这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
现在一套院子,別说二进三进的了,哪怕一进小独门独院儿,可能也就个大几百块钱,
一般情况下,这钱只要是个家里有班儿上的都能咬牙拿出来,
可为什么大家就是不乐意买?
一是捨不得,老祖宗血脉里带著的基因就是手里得有积蓄,有了积蓄过日子才踏实,指望全部梭哈去买个房子,不现实。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在於,拿大杂院举例,现在大家住的都是公房,国家免费提供的,每月需要交的租金低的可怜,就算想搬,等的也是家里老爷子资质到了,排队排上了职工筒子楼的名额。
直愣愣搬进楼房里生活!
说白了还是想占便宜,不想一分冤枉钱,能將就就一直將就著,等实在不能將就了,就会发现房子是真买不起了。
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四合院其实在本地人眼里,是不受待见的。
跟乾净整洁的楼房比起来,四合院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哥,你要搬走了?”
“短时间搬不走,而且又不是离京,你这什么表情,抓紧时间联繫几个靠谱的装修师傅。”
学校这边,要举行夏季运动会,北大还是挺重视学生体育锻链的,关键是学生他也爱运动。
杨玉刚把消息带回教室,乌决决全是跑过去打听报名的。
看著名单上的项目人名,杨玉很满意大家积极配合她的工作,可抬头目光落在方某人身上,又让她一皱。
班里已知最后只有三个入d名额,好在同是班长的赵勇军已经是d员了,少了一个强有力竞爭对手,可方堃在校表现太亮眼,过於优秀了。
写小说,从人贩子手里救儿童,关键是在学校成绩也没落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三个名额里已经有一个明確归属方堃了。
剩下两个,这让同是班长的杨玉压力山大,虽然她是班长,可团支书和学习委员都很强,关键是她成绩排名还不在班级前三。
虽说班干部有优势,可学习成绩也是很重要的,这让她压力山大。
“方堃,大家都报名项目了,你怎么不报?”
“都报了也不差我这一个吧,我终点送水怎么样?”
“不怎么样!”杨玉翻著单子,道:“三千米中跑除了张伟还缺一个人,你领了吧。”
“別啊,有拔河没,我报名拔河怎么样?”
“拔河那是班级团体项目,你们男生都要参加,就三千米了!”
方堃想骂娘,好在现在他跑个三千米跟玩儿一样,就是张伟这货抽哪门子疯。
人从外面钻进来,先去赵淑琴杨玉那边腻歪了一阵,又跑过来惊喜道:
“方子,你也报三千了,这下咱兄弟俩可以並肩作战了。”
“你自愿的?”方堃看著他。
“必须的,我打小跑的老快了,”这廝说著挤眉弄眼道:“赵淑琴也报了女子三千,我当然得表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