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祖坟上冒青烟?(1/2)
邮递员还没走,方汉升几人便催促著方堃打开信件,看看是不是小说被录用了。
不好奇不行啊,现在他们村谁家不知道方汉民的儿子写了小说,而且已经寄了出去。
靠写文章动笔桿子就能赚钱,这在庄稼汉眼里是件了不得的事,尤其是这个了不得的人就出现在自己身边,说是看著长大都不为过的那种。
方堃当著眾人的面打开信件,把里面的纸张抽出,落款人是彭新琪。
“方堃同志,见字如晤,小说《人生》符合收穫的录用条件,非常感谢你的投稿....我们这边开会討论后,一致同意给到千字五元的稿费,如果没有异议请回信,收到回信后,我们將发出匯款单,如果有异议,请同样写信回復,或者诚邀你来沪上面谈稿费事宜...”
方堃边看边读,声音不高不低,淡淡的,落眾人耳朵里却是如有惊雷。
一旁的年轻干事有些不敢相信:“这,这是成功发表了?”
“还不算,那边问我满不满意千字五元的稿费,我还得写信回復。”
方堃有些惊喜,信里面表明小说想要发表最早也得明年年初,读到这里的时候方堃心里一慌,最怕的就是小说被录用了,可稿费第一时间下不来,还得隨著样刊一起发过来。
收穫办事讲究!
方汉升急不可耐的追问方堃一共写了多少字,然后拿起窗边的算盘珠子拨了起来。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没有响多久,毕竟也不是什么大数儿。
“不得了,千字五块,方堃写了十五万字,稿费是七百五十块钱!”方汉升喉咙有些发乾道。
“多少?”一旁的人惊呼。
在农村务农一年的工分价值是两百到两百五十块钱左右,可吃喝拉撒用的一扣除,拿到的现钱少的可怜。
方汉升嘴里的七百五十块钱这么一听简直像是天文数字,实在是让人震惊。
更为关键的是,方堃赚这七百五十块钱用了多久?
好像听人说就过年那阵儿写的,而且一丁点儿力气都没费,动动笔桿子就把娶两个媳妇的钱给赚了!
村支书董川现在看方堃的眼神,像是在看会发光的宝贝疙瘩一样。
“方堃,那这稿费...你满不满意?”
董川觉著自己这话问的很没脑子,七百五十块钱啊,谁会说不满意。
方堃的確挺满意的,事不宜迟,最要紧的还是赶紧回信,然后等对方把匯款单寄过来。
不用往家赶,董川拉著他在村委直接写了回信,又骑著村里少有的自行车,让人驼他跟在邮递员后面去了镇上邮政局。
回信顺利寄出,方堃只觉著心情舒畅,却不知村里这时候已经炸开锅了。
“啥?方汉民的儿子干啥了?”
“写小说,而且人家还赚钱了,也不对,是赚什么稿费了。”
“方海啊,那孩子我打小看他就行。”
“......”
“从哪儿听说的。”
“小舅唄,当时村委村长支书小舅他们都在,邮递员亲自把信送了过来。”
“这小说是个啥玩意儿?”
“讲故事的唄,就跟学校里的课本一样,翻开都是字儿。”
“奥~方家小子靠写字赚钱了!”
一些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婶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方家这是要鸡窝里出凤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