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帝王的新食堂(2/2)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自欺欺人,但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先造一个“盆景”,应付一下舆论和上级。
钱振华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他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他知道,一旦他点头,他就从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彻底沦为了一个搞面子工程的官僚。
但他別无选择。
“就这么办吧。”他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钱……从明年的科研经费里,先挪一部分出来。”
李副校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著钱振华那张灰败的脸,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一个月后,沪交大学“帝王”食堂,正式开业。
它的真名叫“启航餐厅”,但学生们私下里,都叫它“帝王食堂”。
因为它太奢华了。
入口是黑色的磨砂玻璃自动门,天板上垂下巨大的水晶吊灯,地面铺著能倒映出人影的黑色大理石。悠扬的古典音乐在空气中流淌,穿著笔挺制服的服务员,彬彬有-礼地引导著稀稀拉拉的学生。
菜单是皮质的,上面的菜名,每一个都透著一股普通人看不懂的高贵。
“低温慢煮澳洲和牛配黑松露汁佐土豆泥”,售价288元。
“法式香煎鹅肝配无果酱”,售价188元。
最便宜的“主厨精选意面”,也要88元。
开业当天,钱振华亲自到场,进行了一场尷尬的“宣传式”午餐。
他坐在空旷华丽的餐厅中央,面前摆著一碗价值288元的和牛饭。记者们围著他,闪光灯不停地闪烁。
他努力地做出享受的表情,对著镜头,盛讚这里的饭菜“有国际水准,体现了沪交追求卓越的精神”。
然而,就在餐厅那巨大的落地窗外,不过五十米远的地方,是学校的第二食堂。
那里的学生,正排著长长的队,为了打到一份12块钱的、土豆丝里可能还带著钢丝球的快餐。
一个新闻系的学生,用长焦镜头,拍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前景是钱振华在“帝王食堂”里,孤独地品尝著天价午餐,背景,则是第二食堂门口,那拥挤、焦灼、充满了生活气息的长队。
两种景象,被压缩在同一个画面里,形成了一种荒诞、割裂、又无比讽刺的对比。
这张照片,没有配任何文字,被上传到了“大学良心榜”的“摄影大赛”板块。
它的標题是:《一墙之隔》。
照片瞬间引爆了网络。
“我哭了,这比任何一部讽刺电影都牛逼。”
“钱校长,和牛饭好吃吗?我们二食堂的米饭,今天又是夹生的。”
“这哪里是『標杆大学』,这是『阶级固化』体验中心啊!”
当晚,一篇由沪交大学学生匿名撰写的文章——《帝王的新食堂》,在全网刷屏。文章將这个华而不实、只有少数人能消费得起的食堂,比作安徒生童话里那件“皇帝的新衣”。
“我们都在假装,假装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最好的食堂。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只是多了一件昂贵、滑稽、且毫无用处的新衣。而我们大多数人,依旧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钱振华坐在办公室里,看著手机上那张《一墙之隔》的照片。
照片里的他,笑容僵硬,姿態优雅,像一个被精心打扮过的木偶。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青瓷笔筒,那是他最喜欢的古董,他曾无数次在深夜里摩挲它,感受那份歷史的温润和沉静。
此刻,他却只想把它狠狠地砸碎。
他看著照片里,自己映在光洁桌面上的倒影。
那倒影模糊,扭曲。
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校长,一个儒雅的学者。
而是一个穿著华丽戏服,在万眾瞩目下,卖力表演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