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2【礼物打赏加更!(1/2)
第139章 发霉土豆的诗意
“校长联盟”的组合拳,效果立竿见影。
“大学良心榜”的app上,原本喧囂的评论区,肉眼可见地安静了下来。
学生们不是没有怨言,而是不敢说了。
辅导员的“亲切问候”,室友因为被取消奖学金而哭红的双眼,都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勒住了他们敲击键盘的手指。
钱振华校长对此很满意。
他在联盟的加密频道里,用他那惯有的沉稳语气安抚眾人:“年轻人的一时激愤,如同烈火烹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釜底抽薪。没有了薪柴,火自然会熄灭。大家要沉住气。”
其他校长纷纷附和,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秩序,正在重新回到他们手中。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就在app活跃度连续一周下跌,联盟內部开始瀰漫著乐观情绪时,一个名为“高校风雅颂”的新板块,在“大学良心榜”app上悄然上线。
板块的开篇语,写得古意盎然,文采斐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校之大事,在学与食。今四海学子,腹笥充盈,然腹中常空。故设此平台,邀天下同窗,以诗咏志,以文载道,共谱一曲校园生活的『风』『雅』『颂』。”
紧接著,一场名为“第一届全国高校『食堂春秋』文学创作大赛”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比赛规则极其“正经”:参赛作品体裁不限,诗歌、散文、赋、短篇小说皆可。內容要求积极向上,富有艺术感染力,严禁使用粗俗、不雅、攻击性词汇。优秀作品將被推荐至各大高校校报、文学社刊物发表。
“校长联盟”的成员们,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新活动。
“文学大赛?”一位校长在频道里冷笑,“黔驴技穷了。想用这种软绵绵的东西,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钱振华也觉得这不过是沈诚的无奈之举,他指示各校宣传部和团委:“静观其变。只要內容不违规,就不用理会。他们这是在自娱自乐。”
然而,他们再一次低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或者说,是“阴阳怪气”的能力。
大赛开始的第三天,一篇名为《咏土豆》的五言绝句,在沪交大学的校园论坛里,火了。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任你读 全手打无错站
“生於沃土中,本是盘中珍。
何故入鼎鑊,竟发绿芽新?
弃之实可惜,食之恐伤身。
辗转不成寐,感念切菜人。”
诗写得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把一颗发芽土豆的“前世今生”和学生面对它时的矛盾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最后一句“感念切菜人”,更是充满了“感恩”的韵味。
沪交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收到了这首诗的投稿。几个负责审稿的老教授,读完后讚不绝口,认为此诗颇有古风,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体恤后勤人员的优良品德。
於是,在委员会的“英明”决策下,这首《咏土豆》被堂而皇之地刊登在了沪交大学校报的副刊上。
文章一出,全校譁然。学生们奔走相告,校报被一抢而空。大家一边读著诗,一边看著自己餐盘里同样“绿芽新”的土豆,笑得前仰后合。
这首诗,像一个信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