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吃饭,睡觉,披甲...!(1/2)
“倭人上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在十几年前,听说以往他们就不怎么守规矩,而这次,好像也是因为爭相进贡,最后直接廝打了起来,寧波那边有两个百户在吃席,被他们当场抓了。”
“啊?爭相进贡?这......给皇帝陛下进贡,还要抢么?”
“你懂个屁,朝廷这边出十倍百倍的价钱买他们的贡品,这交易,傻子才不抢呢。”
一大清早,周荣吃了早饭,对著新收的亲兵一顿侃侃而谈。
对於这些信息,上辈子对歷史有些研究的的陆渊,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显然没人乐意自家朝廷给別人家的烂货送钱。
至少,哪怕是周荣这种高级武官心里对这种事也很是不爽。
大明地方卫所的军制划分很精细,最低级的军官便是陆渊这种从七品的“小旗”,属於“百户所”,再往上便依次是总旗和百户。
百户往上,则是千户所,里头打底就是从六品的镇抚,往上封顶则是正六品的正千户。
而除此之外,作为浙直一带的武官还会额外被加上“事官”的前缀,比如说周荣的都指挥僉事前头,就有著“备倭”二字。
在当下的大明朝,只有山东有山东总督备倭都司府,而浙直(浙江和南直隶)是全都没有备倭司这个衙门的,当然,朝廷会从本省的都指挥使司衙门里头抽调人专门负责这些事,然后再给他们加上“事官”的前缀。
在周荣和陆渊面前,那些卫所兵已经陆陆续续地从村庄的屋舍和临时搭建的营帐里走出来,有些人乾脆就是在树林里睡了一觉。
周荣用只有陆渊才能听到的声音小声骂了几句。
陆渊顺著他的目光可以看到,不少人从村庄那些房屋里走出来的时候,腰间和胸襟里都鼓鼓囊囊的,明显是拿了东西。
对此,周荣却当作没看见,直接把几名军官叫过来又骂了一顿,最后让他们立刻组织所有人吃饭,然后立刻上路。
这时候,远处村子外头的官道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传令兵策马从外面飞奔而来,最终翻身下马一路跑到周荣面前,喊道:
“急报,昨夜指挥同知刘锦、千户张鏜与贼主力相接,今早溃兵传报,说两人皆已被倭人偷袭杀死,与其亲兵数十人尸首皆暴尸荒野。”
陆渊在旁边默默听著,这下子,周荣骂人的声音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
陆渊腰间揣著两柄腰刀——其中一柄,便是他那父母和兄长给他留下的最后遗物。
昨日杀完了村內的倭寇,接连一整夜,千余名卫所兵里有不少人在收殮完了村民的尸首之后,转头就开始在那些村民的家里四处搜刮衣物和財物,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倭人吃不完糟蹋不掉的酒和粮食,也被那些卫所兵给拿走了。
陆渊父母生前居住的小院也没能逃脱被搜刮乾净的命运,最后还是先前负责带陆渊的那个上峰“小旗”发觉了。
这人曾在上峰百户的指使下故意羞辱过陆渊,可谁知道这廝居然被堂堂周指挥给看上了,那名小旗一下子变得极为坐蜡。
今早,那名小旗帮陆渊找回了一点遗物,顺带著送了一些银子,本人也亲自过来说了好话赔了罪。
从绍兴府到寧波府的路途不算太远,若是寻常人走水路在两个府城之间往来,最多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
而周荣则是因为那两个武官的战死而勃然大怒,等卫所兵们一吃过早饭,就立刻下令继续追击。
绍兴,寧波,都在大明疆域之內,也是明军自家的地盘,但周荣真正愤怒的点在於,死了几个卫所兵和一村子村民,其实不算事,但如果死了百户千户以上的武官,那事儿就难说了。
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跟著吃掛落。
因此,他一改先前那股子严格却不失豪爽的气质,开始不断地催促军队前进,前进,还是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