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59章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第159章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从替补选手,到UFC冠军! 雪后初晴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他们或许拿不到最核心的消息,但从权贵府中透出的些许风声,以及朝廷发行大额债券的举动本身,已让他们判断出——此物有利可图。

他们开始筹措资金,准备在债券正式上市后,儘快分一杯羹。

整个长安的上层社会,仿佛达成了一种无声的共识:抢购“贞观裕国券”,等待升值。

东宫,司议郎班房。

李逸尘坐在自己的值位上,面前摊开著一份公文,目光却並未落在其上。

窗外天色有些阴沉,灰濛濛的光线透过窗欞,落在略显陈旧的书案上,映出他沉静的侧影。

关於“贞观裕国券”的发行细则,他已通过正式渠道知晓。

当听闻李泰、长孙无忌、房玄龄以及诸多世家大族纷纷第一时间大量认购时,他心中那最后一点不確定的阴影,也彻底消散了。

他搁下笔,身体微微向后。

“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在心中默念。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將东宫债券与这新出的“裕国券”放在一处比较。

东宫发债,是为了西州那片看得见、摸得著的土地,为了安置那些嗷嗷待哺的徙民,是为了实打实的边陲稳固。

那雪盐,更是如同定海神针,虽未明言,却让持有债券的人心里有底,知道东宫手里攥著旁人没有的好东西。

而且,一贯、十贯的面额,恰恰好,能让它在市井间流转起来,买米买布,支付工钱,它活了起来,成了血,成了肉,融进了长安城的脉搏里。

所以它能溢价,因为它有用,因为它被需要。

可朝廷这“裕国券”呢?

“充盈国用,以备边储工役之需”——这话太空了。

用在何处?

边储几许?

工役何方?

没有一样是具体落地的。

它不像是在为某个前程筹措粮草,倒像是开了一张巨大的借据,盖上了皇帝的玉璽,便要天下人认帐。

其心不纯,其根已浮。

百贯,千贯,李逸尘几乎能想像到,寻常巷陌的百姓,那些支撑起市井繁荣的行商坐贾,看到这数额时会是如何瞠目结舌。

这根本不是给他们用的。

这东西,从诞生之初,就没想过要流入那活色生香的东市西市,没想过要沾染那人间烟火气。

它生来就是为了在那朱门高户、世家库房里堆积,成为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一场场待价而沽的算计。

没有流通,便没有生机。

一件死物,如何能像活水般升值?

五十万贯……这个数字在他脑中盘旋。

他粗略估算过民间可能吸纳的閒资,东宫此前已吸纳不少,如今这五十万贯的巨兽闯入,那些顶尖的权贵世家或许吞得下,但他们吞下,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等。

等一个虚无縹緲的升值梦。

可梦总会醒。

当他们都等著將手中的债券转卖给下一个“聪明人”时,谁才是最后一个接手的人?

一旦有人等不及,或者风声稍有不对,开始拋售,这看似坚固的堤坝,便会从第一道裂缝开始,迅速崩塌。

更让他心底发寒的是信用连带。

东宫债券好不容易才在民间建立起那点脆弱的信任,让许多人相信这盖著官印的纸片能值钱,能换东西。

可民间如何能分得清东宫的印和朝廷的印?

在他们眼里,都是“官家”的凭证。

“贞观裕国券”若烂了,臭了,谁还会信东宫那几张纸?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李泰、长孙无忌、那些世家……他们的踊跃,此刻看来,无异於在乾柴堆旁举著火把跳舞。

他们的贪婪和短视,会加速这场危机的到来。

他们以为凭藉权势可以操控一切,却不知道一旦决堤,洪流可从不问来者是谁。

而且让李逸尘认为更加危险的是,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或许正站在疆域图前,眼中燃烧著被巨额资金点燃的征服欲望。

债券的成功,会给他一个危险的错觉——財富可以如此轻易地获取。

他却忽略了,这看似轻易得来的財富背后,是悬在帝国信用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些建立在脆弱债券信用基础上的宏大计划,一旦信用崩塌,所带来的反噬將是毁灭性的。

李逸尘缓缓睁开眼,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那阴沉压抑的天空。

一切脉络都已清晰,结局几乎可以预见。

这不是他能阻止的狂澜,这是权力傲慢必然要品尝的苦果。

他轻轻摇了摇头,一声几不可闻的嘆息逸出唇缝。

他知道,李承乾此刻必定心乱如麻。

他已经跟李承乾说了,等。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一场围绕“贞观裕国券”的抢购盛宴,在长安的上层社会悄然上演。

五十万贯的巨额债券,在敕令下达后的短短数日之內,竟被这些蜂拥而至的权贵、世家和巨贾一扫而空!

民部衙门门前车水马龙,前来申购和交割的人络绎不绝,场面之火爆,远超当初东宫发行债券之时。

消息传入宫中,李世民闻之,龙顏大悦。

两仪殿內,李世民负手立於那幅巨大的《大唐疆域图》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帝国的每一寸山河。

东起沧海,西抵葱岭,北漠南疆,尽在掌握。

然而,他的目光最终却久久停留在辽东那片区域——高句丽。

那个前隋煬帝倾尽国力三征而未果,致使帝国崩塌的梦魘之地。

那个至今仍不时挑衅,阻断新罗、百济朝贡,被视为帝国东北边疆最大隱患的蕞尔小邦!

一股前所未有的雄心,或者说,是被长期压抑的征服欲望,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在这一刻被“贞观裕国券”的空前成功彻底点燃!

“五十万贯……顷刻即罄……”

李世民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睥睨的笑意。

“看来,朕还是低估了天下的財力,低估了朕的威信!”

他仿佛看到,无穷无尽的財富正通过这小小的债券,匯聚到他的手中。

化作无数的粮草、军械、战马、舟船……

国库空虚?

那已是过去!

有了如此便捷的敛財神器,还有何大事不可为?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一人之下:我的倒转八方可通天 龙族:当路明非从咒术回战中归来 王者:人在养老,你让我打职业? 四合院棒梗的名义 诸天:从全职猎人开始的超神之路 我的时代从1977开始 霍格沃茨:摆烂才能变强! 我闪婚的杨小姐竟是京圈长公主 影视:从生万物宁绣绣她爹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