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进奏院(1/2)
刘靖端坐主位,厅堂內茶香裊裊,他的目光落在林婉身上。
除了已然投效的林博,这位才名远播的林家才女,他同样不打算放过。
况且,当初为了蜂窝煤生意,与王冲几乎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林婉几乎都在旁作陪,每每开口,都鞭辟入里,直指核心。
刘靖轻笑一声,那笑声不大,却轻易打破了厅堂內礼节性的寧静:“林娘子有何打算?”
林婉的嗓音清冽,如山间冰泉,带著一丝不经意的疏离:“留在歙州,帮著族中打理些许生意罢了。”
话语间,是大家闺秀的得体,却也藏著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刘靖放下茶盏,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紫檀木桌案上轻轻叩击,那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在人的心上。
“林娘子博闻强记,学富才高,胸中自有丘壑万千。”
“若仅仅隱於幕后,与那些铜臭商贾之事为伴,著实可惜了。”
林婉闻言,纤长的睫毛微微一颤,嘴角牵起一抹几不可察的苦涩。
那清冽的声线,此刻也染上了幽幽的嘆息。
“这世道,女子便是如此。”
“相夫教子,持家有道,已是万幸。”
刘靖听著,却不置可否。
他目光一转,掠过一旁正襟危坐的林博,最终又回到林婉身上,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烁著某种令人心悸的光芒。
“本官这里倒有一个差遣,关乎未来大计,却苦於寻不到一个合適的掌舵人。”
“此差遣,需掌事之人博学多才,通晓各类经义、诗词歌句,又要机敏练达,能於无声处听惊雷,於细微处见乾坤。”
“哦?”
此话一出,林博与林婉都感到了一丝意外。
林婉来了兴致,主动追问道:“不知刺史所言,是何差遣?”
刘靖嘴角轻扬,缓缓吐出了一个词。
“进奏院。”
话音落下,刘靖敏锐地捕捉到,林婉眼中刚刚燃起的那一抹光亮,瞬间黯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困惑,甚至……是失望。
他心中瞭然。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谓的“进奏院”,源自汉时,不过是朝廷內部传抄官文的机构。
內容无非是皇帝起居、大臣奏疏、官员迁黜这些。
对於山高路远的地方官而言,这確实是他们获取中枢消息的唯一途径,否则连皇帝换了人都可能不知道。
但这东西,太慢了。
十日一审,甚至一月一审。
就比如那杨吴治下的进奏院,已算是勤勉,可也是半月一审。
半个月前的情报,在这瞬息万变的乱世,与废纸何异?
林婉的失望,恰恰证明了她的聪慧。
对方看透了旧物的腐朽,所以才对这个名字提不起半分兴趣。
刘靖看著她那副表情,脸上的笑意反而更浓了。
他要的,就是这种懂得旧物之弊,才能领会新物之妙的聪明人。
刘靖再度说道:“此进奏院,非彼进奏院。”
“本官要办的,是面向全天下人的邸报!”
“一日一审,初期暂定两个版面。”
“一版时政,囊括天下大事;一版杂谈,刊登诗词文章、奇闻軼事。”
林婉被这番顛覆性的言论惊得抬起头,她敏锐地抓住了其中最不合常理的关键点。
她轻启朱唇,语气中带著一丝试探:“一日一审,靡费颇丰。”
“却不知这邸报,作价几何?”
刘靖的笑容意味深长,他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十钱。”
“什么?!”
这次失声惊呼的,是林博。
他“霍”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二十钱?!”
林博的声音陡然拔高:“刺史,您可知如今是什么世道?这可不是铜钱尚能当十的唐初了!”
“眼下铜钱滥发,一斗粟米便值数百钱!您这二十钱,怕是连买纸的钱都不够!”
“这还只是纸墨!若是算上人力,算上为了时效性铺设的各地驛站,每日耗费便恐不下千贯!”
“千贯钱粮,足以让三军將士多食一月饱饭!足以再添三百套精甲!您……您却要用它来印那些……纸片子?”
林博的声音因激动有几分颤抖,心中没由来的一阵后悔。
似乎这刘靖只不过是运气好了几分?
然而,林婉却依旧静静地坐著,一言不发。
二十钱。
亏本的生意,没人会做。
除非……图的根本不是利!
她缓缓抬起头,缓缓说道:“刺史办这进奏院,根本……不为盈利?”
刘靖含笑点头,眼中满是棋逢对手的讚许。
他创办进奏院,自然不为盈利。
至少一两年之內,不为盈利。
他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个遥远后世,一位伟人如灯塔般照亮千古的至理。
舆论的高地就在那里,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想到用邸报来宣传舆论,这等於是一片彻底空白的市场,正等著他一口吞下。
掌握了邸报,就等於掌握了舆论话语权。
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所有百姓和读书人的思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