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这个人的九族,您恐怕诛不了(1/2)
除了电话之外,因为线膛燧发枪技术可能泄露的关係,枪械也需要更新叠代。
在这个时代,线膛燧发枪確实厉害,但它也有非常明显的弊病,就是环境需求。
正常环境下线膛燧发枪配合米涅弹,威力已经足够在这个时代称雄。
可一旦遇到潮湿环境,又或者是下雨下雪的天气,那线膛燧发枪就没那么好用了。
线膛燧发枪的优势是自动点火,不需要像火绳枪那样先把火绳点燃,再去点燃火药。
问题是线膛燧发枪和其他火枪有一个共同点,都无法避免需要手动填装火药的过程。
一旦下雨,先不说湿透的燧石能否打著火,就算能够打著,也得確保火药处於乾燥状態。
所以接下来魏武要做的就是將定装弹弄出来,而这就需要先將雷汞火帽製造出来。
到时候再稍微將枪械的设计改变一下,移除掉原本的燧石机构,改装成击锤加火帽座就行。
魏武的想法是按照1893式毛瑟步枪设计,就不需要像老式步枪那样,打一发上一颗子弹。
製作固定式双排弹仓,可以存放五发子弹,而且还可以通过桥夹一次性装满五发子弹。
(桥夹=辅助装弹工具,將子弹提前固定在上面,使用时方便將子弹压入弹仓之中。)
有魏武拿出来的工具机,製造枪械结构非常简单,枪枝的设计方面也不用他操心。
只需要將大概的要求说出来,聪明的工匠们自然会找到办法將要求实现出来。
最关键的是雷汞火帽,这玩意需要化学製备,不过材料倒是不难找,只是有点危险。
到时候提醒工匠们製作的时候注意安全,然后就可以等著第一代步枪的问世。
將来,敌人若是拿著线膛燧发枪和大明开战,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叫科技碾压。
要知道,就算是他们学会了三段式射击,和魏武教水师的换枪不换人作战方式。
也不可能贏得了步枪,毕竟步枪一次填装五发子弹,桥夹上弹也只需要三秒左右。
就算敌我双方的人数一样,但別忘了,敌人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填装弹药的人员。
而大明这边出战多少人就有多少支枪能开火,而且射击频率更快还不挑环境。
若是开战的时候突然下雨,魏武都不敢想那画面有多美,又是怎样的一种碾压。
除了枪械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外,接下来就是电机的优化和化学知识。
三酸两硷就不用说了,將知识教授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就可以了。
至於电机的优化,这件事魏武也不准备自己管,孙尝在这方面已经走上正轨了。
很早之前这傢伙就开始著手自己製造工具机,这次回来应该能给自己一个惊喜。
到时候让他牵头成立一个专研小组,专门对电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不过这些都得等他回到科技院才能开始安排,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处理正事。
关於倭寇手中的火炮,真正严重的不是製造技术,而是从大明流出去的那些火炮。
那可是边关啊!而且还涉及到晋王,这也是魏武刚才让老朱將所有人屏退的原因。
只是现在,朱元璋和朱標两人正在为大明即將拥有新技术发展而欣喜。
现在把这件事说出来,恐怕眼前这两父子刚露出的笑脸,立刻就要消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