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都五主十八头(2/2)
而昨天为了卖方束一个人情,孙管事结果了那花夏青,就相当于是用掉了一个“免费的折损名额”。
接下来的小半年,静室店铺中的这伙杂役只需小心谨慎些,性命之危就比平常小了不少,不会再整日紧绷着精神。
方束琢磨着,他似笑非笑的,还看了眼那杂役:“原来如此,那劳烦道友回去后,再替方某向孙管事道谢一句,破费了。”
灰袍杂役当即用力的点头,面露喜色。
一直行走,再无它话。
方束没有走到静室铺子前,就在蛤蟆街上碰见了孙管事,对方手里提着那鬼脸灯笼,还举着打招呼:
“这边、这边!”
不过他并没有在孙管事的身旁,瞧见另外几个炼气了的老杂役。看来那几人是由其他人负责的。
“孙管事,久等了。”
“哪里的话。”
一老一少寒暄一番话。孙管事就领着方束,朝着“户堂”所在的地界走去。
走了许久,方束也是终于瞧见了五脏庙的山门所在。
其立在一条犹如羊肠小道的上山路线上,质地古朴,中间上书“五脏庙门”四个字,两侧还刻着对联。
上联是:吞万物精华炼我五脏。
下联是:食日月气机固此六腑。
这山门的模样小巧,不算大气,但是门联的内容却是口气不小,给人一种“黄口小儿、老气横秋”的俏皮感觉。
一路上。
孙管事给方束介绍着庙中的情况,其中最让方束在意的,便是对方口中说出的庙内各堂口情况。
“庐山上的五个仙宗,都是沿袭古时候的宫观规矩,共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咱们算上庙主,就是一庙三都五主十八头了。”
孙管事侃侃而谈:
“‘三都’是都管、都讲、都厨。‘五主’是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至于十八头,则是庙内十八个堂口的头头,其实也叫堂主。
这十八个堂口则和古时候不太一样,分别是杂堂、户堂、兽堂、药堂、蛊堂、器堂……”
见方束听得仔细,孙管事报菜名似的说道一番后,话锋一转,又道:
“不过你倒也用不着立刻就记清楚,你只需要知道,这二十七位仙家,就是咱五脏庙最大的底蕴。譬如咱杂堂的头头,就是十八头之一,是庙内有名有姓的七劫筑基地仙。”
方束又请教了对方几句,很快也大致理清了五脏庙明面上的实力
五脏庙主乃是货真价实的金丹真仙,传言还是十二劫的真仙,即金丹后期,是有望炼就元神、化生神仙的人物,轻易不怎么露面。
三都则皆是九劫筑基地仙,负责执掌着五脏庙内真正的大权。五主则都是八劫筑基地仙,听命又分润于三都之权。
至于十八头及其他,就都是七劫筑基地仙了,都有着长老的头衔,执掌着庙中更具体的权利。
但庙中具体有多少筑基地仙,孙管事没说,应是也不大清楚。
对方只知道其中以“十八头”为主,但凡能上任十八头的,个个的手艺都是精妙,法力在庙内也是位居前列。
这人忽地面生羡慕,叹道:
“若是能拜得十八个堂头为师,那便是走上了一条好路子,可比拜十八头以外的筑基仙家为师,要好。”
方束瞧见了,不由的就出声:“孙管事身处杂堂,尊师莫非不是杂堂之主?”
这孙管事欲言又止,并未正面回答,只是又笑道:
“话说其实能拜得筑基地仙为师,就已经是不差了。放在外面,野修们就算修成炼气了,又能有几人如此。”
方束一听,顿时明白了对方的答案。敢情这人也只是在杂堂中打工,并非杂堂之主的徒弟,多半是被借调过来的。
闲谈间,两人很快就来到了一方宫阁前,此阁飞檐斗拱、青砖绿瓦,往来的人数不算少,个个还模样矜持,姿态拿捏着。
方束随着孙管事,在户堂中兜兜转转,好生忙活一番后,才落好身契,写好了跟脚。
忙活完这些杂事后,他也终于是瞧见了孙管事口中的另外几个新晋炼气弟子。
大家都是在等候着户堂中的二老爷露面,为自个分配师父。
方束来到门口,心神也是一时激荡,期待着自家的拜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