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2)
第31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静室之内,陈清收敛心神,将全部意念沉入心底,仔细阅览那篇《太上混元一气真经》,结果开篇一句,便让他一愣——
“余尝观纪元生灭,见万灵挣扎于宿命长河,历劫轮回,皆困于天地樊笼,不得超脱,故耗一元之数,熔炼千般大道,创此《太上混元一气真经》。非为长生久视,非为神通无敌,乃欲以吾之一气,铸就斩断因果之剑,成就贯穿过去未来之舟!再开一番新天!”
陈清粗略一扫,便不由感慨起来。
“好家伙!这口气可着实不小!这开篇寥寥数语,便透出一股囊括寰宇、贯穿古今的磅礴气魄!按照这般说法,此法非独欲超脱长生,更欲执因果之线,串联过去未来!”
这经文内容其实不多,但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子自负与傲然,绝非寻常修士能有。
“我虽有几世积累,却也不至于狂傲至此。看来,此经确非我心中诸法自行推演所能成就,更像是借青铜爵与我所修诸法为引,自冥冥中牵引出了这篇真正古老玄奥的法门!”
他想起合庐子所言,青铜爵与那神秘的“混元道尊”有关,而此经又以“混元”为名,两相印证,该是有些关联。
定了定神,陈清沉下心,仔细研读起后面经文的具体内容。
但这一看,却是让他眉头渐锁。
经文玄奥深邃,字字珠玑,却又云山雾绕,许多关窍之处晦涩难明,以“陈丘”此身之悟性根基,竟觉有几分吃力,许多精微之处,一时难以尽数领会。
“看来,是此身悟性尚有不足。”他微微摇头,随即念头一转,“若换做是悟性天成的‘李清’来参悟,以其对道法的敏锐触觉,或许能更快洞悉其中三昧。”
跟着他又想到方才借助“觉性法相”自那精神世界汲取的、能启迪智慧的清凉之气,也能增长悟性,帮助参悟,若是这时摄取几缕过来,该有奇效,但他旋即又按下此念。
“那精神世界源头莫测,可能与魔佛牵扯甚深,偶尔借力施展神通尚可,若用于参悟这等根本玄功,万一被其暗中侵染、扭曲了道途理解,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李清’虽困于梦中玉京,但思维尚在,并非不能再入其中,待我下次意识降临,借其悟性参悟此法即可。”
收敛杂念,陈清再次将心神投入经文之中,尽此身之能,强行记忆、理解。
一番研读下来,虽未能尽解其妙,却也让他把握住了此经最为核心的关窍——
混元万气!
此法根本,就在于统御、炼化、运使天地间一切形式的“气”!
无论是灵气、煞气、血气、香火愿力,乃至更深层次的法则道韵,皆可视作“气”之一种,皆可被此法门驾驭、融合,最终归于那最初的“混元一气”!
其立意之高,直指超脱!
以陈清目前境界,勉强能看懂的,也就是其中关于元婴境的阐述,以及法相境的只鳞片爪。
按照经文所述,元婴境的修行,核心在于“化婴”与“衍光”。
所谓“化婴”,并非简单是阴神融入金丹,而是要以自身根本之道为基,引先天一炁为薪柴,于金丹道胎中孕育出真正的“道我元婴”,此婴乃修士道途之显化,与自身完美契合。
“按照这上面的说法,所谓的道我元婴,关键不在于元婴,而在于‘我’,是要截取自身的根本,借助于自身的根本之地,才能最大程度凝结出上品气象!这个根本之地,要作何解?”
带着疑惑,陈清的心念又落在那“衍光”之上。
这“衍光”,便是元婴成就后,自然衍生出的“元灵神光”,此光半虚半实,乃是元婴念头与天地灵光、自身道韵合炁所生,是元婴力量的延伸与外显,玄妙非常。
“这元灵神光,过去可未曾在其他法门传承中见过,从来提及元婴之境的法门,说的都是元婴外景,但按着这先天混元一气真经所载,元灵神光的威能,居然还在神通之上!”
除去这两种,此经自然也论及了元婴外景,称之为“八景灵光”。
按照此法所言,这八景灵光本身虽也有种种玄妙,但并非是目的,而是借助外景灵光,锤炼、壮大元灵神光!
“嗯?”
看到这里,陈清心中一跳,跟着越发凝神。
此经所谓八景,并非是任意截取外界之景,而是专指风、雷、水、火、山、泽、天、地八种天地根本气象之灵光。
每炼化一景灵光融入元灵神光,便可令神光具备相应权柄,威能大增!
例如,炼化“风”景灵光,元灵神光便可操控九幽之风,蚀人法宝灵性;炼化“雷”景灵光,则可召唤都天神雷,破邪诛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