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黄帝纪元,大科学神教!(2/2)
……
在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北宋时那场持续时间非常短的免费义务教育。
他们闻听如此德政,无不欣喜若狂。毕竟,没有人比华夏人更喜欢读书,更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
就算有知道的,那又怎么样?
蔡京当初实行免费教育的时候,人们就不看好。
毕竟,你有钱吗?你有钱吗?
宋朝朝廷的收入是多,但是冗官冗兵冗费,再加上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宋徽宗,已经把国库糟践的差不多了。
就算再好的政策,也没多少钱执行。
宋朝的免费教育,夭折是一定的!
而大元前所未有的兴盛,此事却是可以成功的!
在场的军民百姓们,岂能不激动异常?
杨惟中很快宣读了第三道恩旨。
所有参与今日这场登基大典之人,俱皆有赏。根据官阶身份,赏赐各有不同。
普通军士和普通百姓,俱皆赏银一两,钞一元。
所谓“钞”就是纸币了。
赵朔汗国的银行开业,已经超过十年。在民间,银行开具的“汇票”甚为流行。
赵朔正好趁着这个开国的机会,正式推行纸币。
这些纸币,随时可以在银行内换成银子。
还有这种好事?
发钱谁不爱啊?
现场再次一片欢腾。
祭天仪式结束后,赵朔回宫,中都城内各个茶楼酒肆内爆满,爆竹阵阵,欢笑声声,一片欢腾,简直比过年时都要热闹的多。
毕竟,中都一半的家庭,白得了一笔外财,不狠狠消费一把怎么行?
第二日,赵朔开始以大元皇帝的身份,正式治政,又是旨意连发。
第一道旨意,追封五世祖先。
第二道旨意,封华筝为皇后,赵赫为太子。后宫但凡给赵朔生下子女的女子,俱有封号。
第三道旨意,宣布今年为至元元年。
以后大元就这么一个年号了,新皇登基,不必再换年号。
第四道旨意,则是修史。
也就是金史和宋史。
赵朔灭金国和宋国,按说早就该给这两个国家修史了。
不过,之前他头上一直有个蒙古大汗,名不正言不顺。再说了,这事也不着急。
现在赵朔正式登基,命文仪领班,开始修《宋史》和《金史》,给这两个国家盖棺定论。
文仪就是历史记载中文天祥的父亲。
历史上文仪并未出仕,在赵朔改变的世界上,如今官居礼部侍郎之职。
他的儿子取名云孙,今年十四岁。
赵朔也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这文云孙是不是那个文天祥。
不管了,如果此人以后高中状元,赵朔就给他赐名“天祥”。如果没高中状元就算了,按部就班地培养吧。
另外,赵朔还给了礼部一个任务,是为华夏重新设定一个统一的纪元。
无论欧罗巴的罗马教,还是亚洲的真神教,都是有完整纪元的,与他们认定的圣人有关。罗马教的纪元是以罗马教圣人的生日为起点,真教神是从真神教圣人从麦加迁徙至麦地那为元年起点。
华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纪元,甚为不美。
赵朔给了礼部四个选择,让他们仔细斟酌。
第一个纪元方式,是以黄帝的生日,或者统一天下的日子纪元。问题在于,历史太久远了,很难考证。
第二个方式,则是以周朝的“共和”纪元。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八四一年,是华夏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第三个方式,则是从秦始皇统一寰宇之日开始纪元。
第四个方式,则是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日开始纪元。
当然了,这是不急之务,礼部可以仔细斟酌。
这几道旨意还好,也就是重新纪元有些出乎世人预料之外。
不过,下一道旨意,就堪称石破天惊了。
赵朔宣称,他登基祭祀昊天上帝时,与上天上帝沟通,得知了世界的真相。
原来宇宙中空无一物,忽然诞生一先天神灵,可称盘古,或者昊天上帝,或者长生天。
其后,昊天上帝之身躯,演化为世间万物,宇宙星辰。昊天上帝之精神,永存于宇宙之中。
所以,新朝建立,并不禁止人们研究天文之学。
赵朔乃是天子,死后归昊天上帝的之天国。而不是世人所能看见的,那些昊天上帝的躯体所化的日月星辰。
赵朔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其一,当然是促进大航海了。
华夏历代封建朝廷认为,天象影响着人间。研究日月星辰的变化,有谋反的嫌疑,只允许少数人研究。
赵朔要发展大航海,不准民间研究天象,怎么发展新的航路啊?
再说了,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赵朔能拦得住科学的发展?
人们迟早会通过望远镜,发现月亮的秘密。
迟早会发现,地球只是普通的星球,以及万有引力定律,拦是拦不住的。
赵朔还不如因势利导,把这改头换面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拿出来。
而且,这也和华夏的传统观念是相符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易经》的原文啊!
这番理论,即便到了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都无法证伪,反而人们越来越发现是真的!到了那时候,赵朔得是什么地位?
然后,就是赵朔的第二个目的了。
发展科学,建立大科学神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