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宫廷政变,大幕拉开(2/2)
聪明点人其实都知晓,新横滨早就处於高度自治了。
眼下新横滨对武士道场的重拳出击,除了宣扬土地改革外,更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武力展示行为。
展示给世人,也展示给新政府,顺带展示给某些躲在暗处的列强。
土地改革,可不止是革了某些国內特权阶级的命。
还革了美国人的钱。
要说美国人在日本的產业,最关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什么工厂,银行,商会。
而是金融,尤其是土地债券。
土地集体化,强制收归国有,他们哪里还有钱可赚?
彻底的土地改革,意味著土地债券的“发放资格、价值锚定、偿付来源”都被重新洗牌。
已发放的土地债券,极有可能一夜之间等同於废纸。
美国投给日本新政府,相当於以此抵债的钱,也就全部蒸发了。
美国人会甘心咽下这么大个亏吗?
对他们来说,死点人倒无所谓,但是亏钱?
在街上隨便找个小孩也该知道,不可能,
报导传出的隔天,他们就让自已新的代理人做出了回应。
黑田清隆的海军舰队凯旋归来,开拨进入了东京湾,伊藤博文与此同时发动了宫廷政变。
因是预谋已久,准备完全,加之美国人的暗中帮扶,十分顺利就接手了整个天皇御所,挟持了包括松平千重在內,不愿妥协的改革保守派。
明治天皇於当天早晨,在天皇御所被迫对外发出敕令,正式启用搁置已久的內阁制,並任命伊藤博文为第一任內阁总理大臣,也即日本首相。
授任仪式结束,既任的隔天,
伊藤博文就宣布了他所谓的经济建设四槓桿。
给牌照、给订单、给政策、给政党。
给谁呢?
三井组,江户时代的三井兑幣屋。
新政府给予其发行货幣,募集公债等永久经营权,开设日本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
强制统合全日本除了三菱系以外的航运公司,合併为三井物產,专司政府採买。
把长崎、三池等官办煤矿,有色矿象徵性价格卖给三井,同时签订“军需优先採购”长约。
隨后签订一系列的“三井条款”,
《官业下放令》,
原属工部省的矿山、纺织厂、造船所分批拍卖,但优先条款写明“民间资本雄厚且能承担国家军需,热爱国家者”,即为三井量身定做。
《日本银行条例》,
三井银行可直接向央行贴现,其他民营银行需经政府核准。
创建了立宪政友会,仿造美国,启动“政党政治”实验。
三井集团则又成立“报恩会”,出钱出资组建党会,全程资助候选人往后的大选。
至此便建立起了金融、產业优势,再转化为立法、预算、军需订单的话语权,形成“財-政一军”一体循环。
仿造美国,但比美国財阀更进一步的官僚大资本,国家御用財阀便诞生了。
伊藤博文动用全部的国家资源,扶持起一个如此恐怖的財阀怪物,是要用来做什么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当然是对抗他们再也无法忍受的內部敌人一一新横滨,三菱集团。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无论新横滨產业能力再如何强大,三菱集团的实力再如何雄厚,
只要依託於国家既有的金融体系之下,日本央行的掌控之下,
经济流转就一定玩不过受到规则优待的三井。
其只需要藉助这一金融体系,趴在三菱集团,新横滨的脖子上吸血,再强的產业產能,也迟早会被吸乾,即使吸不干,三井也会如共生体一样,隨之越发的壮大。
伊藤博文处心积虑,设计好了这番计策,可以说信心满满。
若是被打压对象只是三菱集团,在国家机器明摆著的针对,恐怕是没有一点反制手段,只能捏著鼻子认了。
然而,
新横滨的话事人是关赫晓。
三菱集团只是他控制下的公司。
新横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与国家绑定的城市。
他在最开始就预料到了与新政府在经济上的全面对抗,早就做了提前准备。
新横滨主要流通的价值货幣,逐渐从日元改为了英镑。
而单是英镑也还不够,那样又会被英国人所牵制,所以他还要储备法郎、美元的外匯。
日本的市场潜力尚未激发,主要的订单来自新政府、军部,
这些生意做不做其实无所谓,
於关赫晓看来,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赚他们的钱,就是赚未来自己的钱。
新横滨现在不缺產能,也不缺钱,缺的是市场,是原材料。
海外的生意才是大头。
英缅战爭打得火热,来自英国人的军火订单,可比新政府的高多了。
接下来还有前来议和谈判的法国人。
上次军舰被机关大炮所驱离,法国人一定会愿意妥协,给出大额的军火订单。
毕竟,
英国人都买了,你不买?
那你等著在东南亚被英国人骑脸拉屎吧还有就是美国人那边,暂时不太好谈。
但等到他们发现,新政府是怎么也扶不起来之后,自然也会愿意来谈往日情分,谈谈生意了。
上述这些事,
关赫晓都没有亲自去处理,而是交代给了岩崎幸太郎,让其负责去办。
他在杀死了三剑圣之二后,与冢原一羽斋谈了条件。
让他出面推动武士革新,继而换取香取神社的存续。
家原一羽斋亲眼见识过了关赫晓的实力,再不报有一丝对抗的念想。
知道自己若不答应革新,那等待武士们的就只有如今天一样,纯粹的屠杀了。
出於保护部分无辜武士的目的,他才应下条件,署名发表了报纸上的那篇文章。
当然,
也出於他自己能苟活的自的。
关赫晓对此倒不是很在意。
他留下香取神社,也是有著另一个原因。
在此的武士之气魄,百多年积蓄的杀戮之气,竟是令他初次完成了武学的晋升。
其中蕴含的那股流祖残留的剑道真意,横跨四百多年,还能显现威能,的確是不可思议。
他因武士剑道的完美契合,能够藉助神社的真意,但因真意是残缺的,距离自我领悟尚还差不少。
留下这个神社,便是因为这真意的存在。
这极大的拓展了关赫晓的眼界,让他看到了武道更多的可能性。
类似於香取神社,甚至比其年代更为久远,歷史更为深厚的神社神宫,全日本可还有不少。
很大可能会有其他普升武学的特殊气魄,
他从香取神社离开后,本想著再去一趟巫女所在的伊势山皇大神宫,看看是否也有,只是之前没注意到。
但在路上便得到了东京来的忍者传来的消息,
山县有朋率领的陆军七大师团,向明治天皇传达消息称,已然成功镇压了三重县的农民暴乱,
正在处理一些后事,很快便会班师回朝。
这可与关赫晓刚从卫靖川那获悉的消息不符。
对比他自己派忍者去三重县探查的情况来看,
他认为卫请川说谎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山县有朋谎报军情的可能性极大。
但为什么要特別传回捷报呢?
处理一些后事,是处理什么?
关赫晓的脑海不自觉浮现出一些不太妙的念头。
他迅速处理了一下新横滨的事务,便带著小七上路,前往千里寻气球指引的下个地点,西北方向,
与农民起义军从三重县出发,向著关东地区推进所相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