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横滨,新工厂,新时代(2/2)
能否把握机会,都得看接下来他们在新工厂的表现,能否让关赫晓满意。
被对方培养至今,现下要接触更大的事业,更考验能力的时候来到,他们真的不想让他失望令他怀疑当初选择培养他俩是错误的。
而坂田盛信,由中君和小石君都不知道的是,
被预支的高薪聘请,且得到了奖学金支持的小平浪平,同样压力山大,志芯万分。
不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而是对自身专业的怀疑。
电气学,连一盏电灯都还没点亮的日本,能有什么作为?
再有想法,有知识储备,在连电力產业都不存在的当下,能做些什么?
他拿了那么多钱,结果到时被对方发现,一点事也做不成,肯定会被开掉的。
说不定还要追回他的薪水。
之所以答应了聘请,除了小平浪平真的缺钱,还因为他在工业报上读到了,横滨的新工厂使用了传说中的三轴电驱工具机。
甚至在发电机这块,铺设了只在纯概念中提到,连欧洲美国都没实现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小平浪平实在是好奇,这些只存在於科学幻想中的技术,是否真的实现了。
真实现了的话,又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作为电气学专业首批毕业的优秀学生,他对电气的潜能和未来抱有极高的期望。
確信电力能驱一定会成为世界主流。
率先开启对电力器械,即对电器的研究设计,便是先一步抢占未来的市场。
但当下,他却是秉持著怀疑的。
毕竟电气的各种理论才刚刚弄成体系,尚没多久,极度缺乏实验和实践。
各国的实验室研究所都还在测试研究阶段,距离应用並拿出工业成果,尚且差得太远。
那位姓关赫的大工厂主,新横滨的市长,真的先欧美一步,实现了电气的工业应用吗?
总之,
车厢尾部的四人各怀想法,皆是一言不发。
也成了车厢內唯一安静的座次。
隨著汽笛鸣响,火车进站,刚一挺稳,
东大的学生们便一脸兴奋地下了车,涌出车站,顾不上街道行人奇怪的眼神,四下打量,四下观察,好似乡下人初次进城似得,议论纷纷,不时发出惊呼,
“那是脚踏车!居然还有三轮的!”
有人一眼发现了整齐停靠在车站边的三轮黄包车,“我在银座看见过两轮的那种,又酷又拉风,怪不得连天皇陛下都讚不绝口。”
“为什么横滨的这些工人这么悠閒,白天跑到居酒屋喝酒?”
又有学生发现,街上布衣短裤的工人站在居酒屋的吧檯前,各自手里拿著玻璃杯,淡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摇晃著。
“?”那学生忽地凑近,发现玻璃的杯壁上,渗出细密的小水珠,不禁瞪大了眼,“冰的?
那啤酒是冰的?!”
“冰的?怎么可能,看错了吧。”
有学生质疑,“这才初秋,这么热的天,去哪弄来冰块。”
两人的对话吸引来了其他学生的注意,纷纷凑了过来,有脸皮厚凑上去摸了一下杯壁,
也有不缺钱的直接进到居酒屋內,点了一杯,
隨后他们都面露惊异,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真是冰的!”
喝酒的工人们见到他们的反应,便都嘿嘿笑出声来。
左边一个带著头巾的大叔笑道:“东京来的年轻人吧?这是在冰箱里冰镇过的啤酒,当然是冰的了。”
“冰箱?冰块做的箱子?”
学生们皆是面露不解,“那不也会融化吗?”
头巾大叔和其他工人却也不做解释,只是大笑著喝酒,
学生们感受到了工人们语气里的优越感明明穿著简陋单调的布衣工服,可那眼神,仿佛他们从东京来的才是乡巴佬。
“你们这些工人,还没到中午,就在这悠閒的喝酒,是不是在偷懒?小心我举报到你们厂里去在东京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学生们有点接受不了,有个寸发的男生红了脸,站出来指著工人们道。
然而,工人们只是之以鼻,
头巾大叔挥手道,“小子,你赶紧去举报吧,看有没有人搭理你。”
见他们居然一点不怕丟掉工作,学生们更为不解了,
有位戴眼镜的男生转了转眼珠,怀疑道,“难道是横滨的工厂没订单了,停工了?”
“不可能没订单,我叔叔的好几家作坊,生意全被横滨的加工工厂给抢了。他们报价又低,加工的质量又高,交付还快得离谱。
叔叔听说我要来横滨,特意叮嘱我,查清楚究竟怎么回事。”
“我家的纺织厂也是,明明都是从英国进口的先进纺织机,结果织品的质量和產能都比不上横滨的纺织厂,他们报价还低。
布料市场的生意要被他们给抢光了,只能靠那些老客户的订单撑著,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你们的意思难道是,横滨的工人每天早上偷著懒,喝著啤酒,就把江户工厂的生意抢光了?”
有人无语道,“那是谁在工作?那些工厂总不可能都不需要人,自动运行吧?”
眾人相视一眼,皆是有些憎逼。
工人们笑得更大声了。
有了解內情的学生禁不住跟他们一起丟人,开口解释道,“是因为横滨的工厂有休假,每天八小时做五休二。”
“一天八小时,还做五休二?那工厂的效能如何保证的?”
“工厂停一天就得亏不少钱吧。一周停两天,还赚不赚钱了。”
不少人质疑出声。
那人回答,“不停,新工厂的周末有自愿加班的轮班组,两倍工资。”
“两倍工资?所以说啊,到底怎么做到不亏钱的?”
“是因为更高效的工具机,更高效的纺织机,半自动化生產的流水线。横滨的新工厂运转八个小时,就能抵得上江户的传统工厂和作坊好几天的產出。更別提他们的规模还更大。”
回答出这段接近真相的话的人是小平浪平。
他可能不是在场的一眾学生中最优秀的,但却是为了应聘这份工作,对工业报上描述的横滨新工厂,研究最深入的。
当別人还只停留在表面,新横滨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系列名词,他还打听了新工厂工人们的薪资情况,生活状態。
说实话,
普遍比江户工人高出五倍的待遇,加之八小时工作制和休假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直到刚才看见工人们聚集在居酒屋喝冰啤酒的一刻,他才有点相信了。
冰箱是什么,他不知道。
但他学过空气製冷的原理,知晓由美国人发明的,蒸汽动力的空气压缩机,能够完成製冷。
若是那位关赫大工厂主,製造出了类似的压缩机,那便能实现隨时隨地的冰镇啤酒。
小平浪平想到这,不自觉咽了口唾沫,感到有些口乾舌燥。
倒不是他渴了,也想喝啤酒,
而是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他没有听见居酒屋里理应吵闹尖锐的活塞声响,
这说明,要是真有压缩机,那用的就肯定不是蒸汽动力。
那会是什么动力?
没有声音的,或者声音极小,外面的人听不到的,
便只有一个答案—
电力!
电驱压缩机!
此时此刻,
他非常想衝进居酒屋里,看看里边是不是真的有,跨时代的电驱压缩机。
但还是忍住了。
毕竟,
他此行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来应聘的。
真要有电驱压缩机,他多半待会就能见到了。
甚至能有幸见到那位,一手將其创造出来的人。
眾人被前来接应的工厂管理带领著,两人一辆坐上三轮黄包车,开往新横滨工业园区,
同行的学生们尚且意识不到他们將要见证的是什么,只知道脚踏车在平整道路上疾驰的风,吹著很舒適。
小平浪平却是感觉到了,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裹挟著他衝进那代表未来的神秘旋涡,
属於电气工业的新时代,
要到来了吗?